归朝欢.春游

听得提壶沽美酒。人道杏花深处有。

杏花狼藉鸟啼风,十分春色今无九。麝煤销永昼。

青烟飞上庭前柳。画堂深,不寒不暖,正是好时候。

团团宝月凭纤手。暂借歌喉招舞袖。

真珠滴破小槽红,香肌缩尽纤罗瘦。投分须白首。

黄金散与亲和旧。且衔杯,壮心未落,风月长相守。

形式: 词牌: 归朝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快的春日宴饮之乐,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美好的春天景象和愉悦的情境。

"听得提壶沽美酒。人道杏花深处有。" 这两句通过耳闻与口述相结合,引出了这场宴饮的背景,地点是在杏花盛开的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探寻未知之美好的空间。

"杏花狼藉鸟啼风,十分春色今无九。" 杏花铺满了地面,随着微风轻拂而舞动,配以鸟鸣声相和,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十分春色今无九"则表达了一种将春意盈盈的感觉推向极致。

"麝煤销永昼。青烟飞上庭前柳。" 这里写出了室内外相结合的情境,室内的香气与日光交织,室外的青烟随风飘扬至庭院前的柳树,营造出一幅悠闲静谧的画面。

"画堂深,不寒不暖,正是好时候。" 这句点明了宴饮的场所——一个幽深而适中的画堂,是一种理想的空间状态,也是对时间美好的感受和享受。

"团团宝月凭纤手。暂借歌喉招舞袖。" 宝月可能指的是圆润如月的手势,或许是某种装饰物,诗人用这种细节描写表达了一种艺术的享受和生活的情趣,同时也透露出宴饮中音乐与舞蹈的欢乐场景。

"真珠滴破小槽红,香肌缩尽纤罗瘦。投分须白首。黄金散与亲和旧。" 这几句诗转而深沉,写出了宴饮中的豪迉与悲凉。真珠滴破象征着奢华的极致,而香肌缩尽则透露了一种岁月流逝的感伤。

"且衔杯,壮心未落,风月长相守。" 最后一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祝愿,即便宴饮将散,也希望那份豪迈之心永不消退,与自然万物保持长久的情感联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示了一场春日宴饮中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岁月易逝、人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5)

马子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历铅山尉,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嘉靖铅山县志》卷九)。能诗,尝与赵蕃等唱和,《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谓《乌林行》辞意精深,不减张籍、王建之乐府”。尝知岳阳,撰《岳阳志》二卷,不传(刘毓盘《古洲词辑本跋》)。其馀事迹无考。据集中《金陵怀古》、《咏琼花》诸作,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赵万里辑有《古洲词》二十九首。《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全宋诗》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

  • 字:庄父
  • 籍贯:南宋文
  • 生卒年:1175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

南枝又觉芳心动。慰我相思情味重。

陇头何处寄将书,香发有时疑是梦。

谁家横笛成三弄。吹到幽香和梦送。

觉来知不是梅花,落寞岁寒谁与共。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阮郎归.西湖春暮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花心动

雨洗胭脂,被年时、桃花杏花占了。

独惜野梅,风骨非凡,品格胜如多少。

探春常恨无颜色,试浓抹、当场微笑。

趁时节,千般冶艳,是谁偏好。直与岁寒共保。

问单于、如今几分娇小。

莫怪山人,不识南枝,横玉自来同调。

岂须摘叶分明认,又何必、枯枝比较。

恐桃李、开时妒他太早。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苏幕遮

地偏灵,天应瑞。簇簇银花,团绕真珠蕊。

金阙玉楼分十二。要伴姮娥,与月循环睡。

月如花,花表岁。人道闰年,添个真奇异。

不许扬州夸间气。昨夜春风,吹送柴门里。

形式: 词牌: 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