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

暑雨虽不足,凉风还有馀。

乐此城阴夜,何殊山崦居。

月明苍桧立,露下芭蕉舒。

试问澄虚阁,今夕复焉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尽管暑雨不多,但凉风仍然存在。
我享受这城市阴凉的夜晚,感觉就像住在山中一样。
明亮的月光照在古老的桧树上,露水滴落,芭蕉叶片舒展。
试着问问那澄虚阁,今晚又会是如何的景象呢?

注释

暑雨:炎热的雨水。
不足:不够多。
凉风:凉爽的风。
馀:剩余,充足。
乐此:享受这种。
城阴夜:城市阴凉的夜晚。
何殊:何异于,与...相似。
山崦居:山中的居所。
月明:月光明亮。
苍桧:古老的桧树。
露下:露水落下。
芭蕉舒:芭蕉叶子舒展。
澄虚阁:清澈空旷的楼阁。
复:再,又。
焉如:怎么样,如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的静谧图景,诗人在炎热的六月中感受到了难得的凉爽之气。诗中的“暑雨虽不足,凉风还有馀”表达了对天气稍许转凉的欣喜,尽管暑气未消,但仍能享受到一些清凉的微风。

“乐此城阴夜,何殊山崦居”一句中,“此城阴夜”指的是城市中的夜晚,而“山崦居”则是指山野之中的居所。诗人表达了对两种环境的喜爱,但这里更侧重于城市夜晚的宁静与凉爽。

接下来的“月明苍桧立,露下芭蕉舒”具体描绘了夜景,月光下苍翠的桧树和挂着露珠的芭蕉都生动地展现了夏夜的清新和静谧。

最后,“试问澄虚阁,今夕复焉如”则是诗人对朋友邢子友提出的问题,询问在这宁静的夜晚,他是否也能享受同样的清凉与安宁。这里的“澄虚阁”可能指的是一处高洁空旷的地方,而“今夕复焉如”则是希望对方也能有一个美好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夏夜凉爽时光的珍视和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心。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哀扇工歌

某州竹扇名字著,织扇供官困追捕。

使君开府未浃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新模巧制旋剪裁,百中无一中程度。

犀革镌柄出虫鱼,麝煤熏纸生烟雾。

蕺山老姥羞翰墨,汉宫佳人掩纨素。

衙内白取知何名,帐下雄拿不知数。

供输不办箠楚频,一朝赴水将谁诉。

使君崇重了不闻,呜呼何以慰黎庶。

闻道园家卖菜翁,又说江头打鱼户。

号令亟下须所无,官不与钱期限遽。

归来痛哭辞妻儿,宿昔投缳挂枯树。

一双婉婉良家子,吏兵夺取名为顾。

弟兄号叫邻里惊,两家吞声丧其妪。

死者已矣可奈何,冤魂成群空号呼。

杀人纵欲势位尊,贪残无道天所怒。

邦人蓄愤不敢言,君其拊马章台路。

形式: 古风

新安采樵行

种粟上山椒,种禾水没腰。

田家作苦不如樵,炊桂之地甚不遥。

一艘千束莫复朝,顺风顺水不动桡。

归来醉饱吹短箫,野花插鬓樵女娇。

农夫忍饥自芸苗,粟米自熟腹自枵。

明年卖田卖山去,谁能辛苦输王赋。

形式: 古风

高士峰

淡淡梨花寂寂春,一声啼鸟隔花闻。

高峰影转金鸡月,渤海晴横碧峤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亦爱堂

吾家小院千里驹,眉宇照人自秀整。

平生尚友康山陶,拔俗翩翩有高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