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愁可解.国工花日新作越调解愁。洛阳刘几伯寿闻而悦之。戏作俚语之词。天下传咏。以为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

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

何用不著心里。

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

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

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

甚唤做、物情之外。

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形式: 词牌: 无愁可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无愁可解》,以通俗的语言探讨了人生哲理和情感态度。诗人以"光景百年,看便一世"起笔,感叹人生的短暂,提出"生来不识愁味",质疑愁绪从何而来。他认为愁并非外在事物所引起,而是内心的感知,"万事从来风过耳",不必过于执着于心。

诗人进一步强调,真正的"达者"并不因愁苦而皱眉,反而能看淡一切,包括名利。他提出"这里元无我与你",意思是烦恼并非来自外界,而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如果必须借助酒精才能排解愁绪,那么没有酒就无法解脱,这其实也是一种束缚。

诗中提到的"无愁可解",并非真的无愁,而是主张超越世俗的烦恼,达到一种超然的心境。诗人通过这种反讽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一体的理解。他认为,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与忧愁,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浅显易懂的俚语表达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人生困境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閒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西江月.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

人在瑶台阆苑。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

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淩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浣溪沙.赠席上楚守田待问小鬟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