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鬼门关

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

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

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

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问我投何地?

西南尽百蛮。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从前听说这是瘴气横生的江路,如今已来到传说中的鬼门关。
这里土地荒芜,没有长久居住的人,只有不断流动的旅人回归少有。
自从离开京都洛阳,我已两鬓斑白,面容憔悴。
夜晚在含沙之地歇息,清晨则行走在起伏的山路上。
马匹在千仞深谷中显得危险,船只在无数曲折的河湾中航行艰难。
有人问我将要投向何处?答案是西南边全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

注释

昔传:从前传说。
瘴江路:瘴气横生的江路。
鬼门关:险恶的地方。
土地:荒芜的土地。
无人老:没有长久居住的人。
流移:流动迁徙。
别京洛:离开京都洛阳。
颓鬓:斑白的两鬓。
衰颜:憔悴的面容。
夕宿:夜晚歇息。
含沙里:含沙之地。
晨行:清晨行走。
马危:马匹危险。
千仞谷:千丈深谷。
舟险:船只危险。
万重湾:无数湾道。
投何地:将去往何处。
西南尽百蛮:西南边全是蛮荒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异域漂泊、心境凄凉的情景。"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两句,通过对比往昔与今日的地理位置,表达了诗人行旅的艰难和孤独。"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则透露出一片荒凉与时光的荏苒,无人问津,只有流离失所的旅者偶尔经过。

"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一句,诗人通过头发斑白、衣衫褴褛来象征自己年华老去,与往日繁华的京洛(指长安或洛阳)告别,内心的凄凉可想而知。接着的"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每到夜晚都要在荒野中寻找栖身之所,每个清晨又要继续踏上崎岖不平的道路。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两句,用险峻的自然景观形象化了旅途中的艰难和危险。最后的"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路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和对远方的渴望。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两京多节物,三日最遨游。

丽日风徐卷,香尘雨暂收。

红桃初下地,绿柳半垂沟。

童子成春服,宫人罢射鞲。

禊堂通汉苑,解席绕秦楼。

束皙言谈妙,张华史汉遒。

无亭不驻马,何浦不横舟。

舞籥千门度,帷屏百道流。

金丸向鸟落,芳饵接鱼投。

濯秽怜清浅,迎祥乐献酬。

灵刍陈欲弃,神药曝应休。

谁念招魂节,翻为禦魅囚。

朋从天外尽,心赏日南求。

铜柱威丹徼,朱崖镇火陬。

炎蒸连晓夕,瘴疠满冬秋。西水何时贷?

南方讵可留。无人对炉酒,宁缓去乡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

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

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

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

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

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

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从崇山向越常

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

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

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

差池将不合,缭绕复相寻。

桂叶藏金屿,藤花闭石林。

天窗虚的的,云窦下沈沈。

造化功偏厚,真仙迹每临。

岂徒探怪异,聊欲缓归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步辇寻丹嶂,行宫在翠微。

川长看鸟灭,谷转听猿稀。

天磴扶阶迥,云泉透户飞。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径狭难留骑,亭寒欲进衣。

白龟来献寿,仙吹返彤闱。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