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白鹭亭中偶遇胡仙尉与晋侯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风度与才情。首句“老雄冠距旧鸣将”,以“老雄”喻指胡仙尉,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威严与雄姿,同时“冠距旧鸣将”暗示其过去的显赫声名。接着,“他日文闱果擅场”则点明了胡仙尉在文坛上的卓越成就,预示着他未来在文场中的辉煌。
“聊佐县章纡墨绶”一句,描述了胡仙尉后来担任县令,虽身负官职,但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以“纡墨绶”象征其官服的庄重与文采。而“饱闻家学富青缃”则赞扬了胡仙尉深厚的家学渊源和丰富的文学知识。
“占春桃李须惭早,驻日桑榆自审长”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比喻,以“桃李”代表青春与活力,“桑榆”象征成熟与稳重,表达了对胡仙尉才华与年龄相匹配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阶段的感慨。
最后,“流水高山空逼耳,有谁论列到需章”则以“流水高山”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艺术,暗示胡仙尉的才华如同美妙的音乐,令人倾倒。然而,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便如此高超的才华,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给予公正评价呢?这既是对胡仙尉个人命运的一种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评价的局限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仙尉形象的刻画,以及对其才华、地位、人生阶段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语言精炼,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