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弇所作,名为《上王提刑二首(其一)》。诗中以“峨峨名节重于山”开篇,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高尚的品德如同巍峨的高山一般,不可轻易撼动。接着,“旧作朝廷耳目官”一句,点明了主人公过去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犹如朝廷的耳目,对国家大事有着深远的影响。
“凤阙几闻随仗入,龙颜曾许捲帘看”,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宫廷中的显赫地位和受到皇帝的重视。凤阙象征皇宫,随仗入宫显示了其身份的尊贵;龙颜则代表皇帝,捲帘看则是皇帝对其才华和贡献的认可。
“昔年白笔惊人凛,今日清风过岭寒”,这两句通过对比昔年的威严与今日的清正,展现了主人公从过去的辉煌到现在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清明。白笔惊人的凛冽,象征着过去的刚正不阿;而今日的清风过岭寒,则寓意着现在的清廉自守,如同山岭间的清风,虽寒冷却清新脱俗。
最后,“直指近来新有例,出疆回使侍金銮”两句,表明了主人公近期的行为符合新的规定,他作为使者出使外地后,得以返回朝廷,继续为国效力。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的忠诚与能力,也暗示了朝廷对他的信任与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过去与现在不同阶段的描绘,展现了其从权力的顶峰到内心的平静转变,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