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头山神女歌

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

苍苍烟树闭古庙,中有蛾眉成水仙。

水府沈沈行路绝,蛟龙出没无时节。

魂同魍魉潜太阴,身与空山长不灭。

东晋永和今几代,云发素颜犹盼睐。

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绡杂琼佩。

山精木魅不敢亲,昏明想像如有人。

蕙兰琼芳积烟露,碧窗松月无冬春。

舟客经过奠椒醑,巫女南音歌激楚。

碧水冥空惟鸟飞,长天何处云随雨。

红渠绿蘋芳意多,玉灵荡漾凌清波。

孤峰绝岛俨相向,鬼啸猿啼垂女萝。

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绝代徒倾国。

云没烟销不可期,明堂翡翠无人得。

精灵变态状无方,游龙宛转惊鸿翔。

湘妃独立九疑暮,汉女菱歌春日长。

始知仙事无不有,可惜吴宫空白首。

形式: 古风

翻译

鼋头渚的山,直通洞庭湖,仿佛连接着青天。
茂密的烟雾笼罩着古老的庙宇,其中住着如蛾眉般的仙女。
水府深深,行人之路断绝,蛟龙出没无定时。
她的魂魄如同魍魉般潜藏在幽暗之地,身体与空山共存,永不消逝。
东晋永和年间已过去许多世代,她白皙的容颜依旧期盼着。
静谧的灵气凝聚成美,珍珠与美玉混杂在她的佩饰中。
山精木魅都不敢接近,无论昼夜都仿佛有人的幻影。
蕙兰与琼花在烟雾露水中积累芬芳,碧绿的窗户映着松月,四季如春。
过客献上椒醑祭奠,巫女唱着南音,歌声激越楚地风情。
碧水遥接天空,只有飞鸟翱翔,长天何处,云随雨动。
红渠绿蘋香气浓郁,玉灵在清波中荡漾。
孤峰与绝岛仿佛相对而立,鬼啸猿啼,藤萝垂挂。
白雪覆盖的树枝与琼枝色彩迥异,北方的绝代佳人也只能空自倾国。
云消雾散,期待不可期,明堂的翡翠无人能得。
精灵变化无常,如游龙飞翔,惊鸿翩翩。
湘妃独自站在九疑山的暮色中,汉宫女子在春日里唱着菱歌。
这才明白仙界之事无所不有,可惜吴宫的佳人只能空等白头。

注释

鼋头:太湖中的一个半岛,即鼋头渚。
洞庭:指洞庭湖。
蛾眉:古代对美女的代称,这里指仙女。
水府:水下的宫殿,神话中水神居住的地方。
魍魉: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椒醑:用椒浸制的酒,古代祭祀时常用。
巫女:古代主持祭祀的女性巫师。
激楚:楚地的激昂歌曲。
红渠:红色的水道或植物。
绿蘋:绿色的萍草。
皓雪:洁白的雪。
琼枝:美玉般的树枝。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殿堂。
翡翠:珍贵的宝石,这里指镶嵌在殿堂上的翡翠饰品。
九疑:九嶷山,传说中舜帝的葬地。
菱歌:采菱姑娘唱的歌。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境的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鼋头之山的神女,她与自然融为一体,拥有超凡脱俗的美丽和神秘。诗中的景色迷离,神女如同水中仙子般出没其中,她的存在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神女的居所被描绘得宛如仙境,烟树环绕古庙,而她本身则是自然之灵。诗中的语言和意象都透露出一股超脱尘世的玄幻气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如“碧水冥空惟鸟飞”、“红渠绿蘋芳意多”,展现了一个既幽深又生机勃勃的仙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丝历史的沧桑感慨,如“东晋永和今几代”、“北方绝代徒倾国”,这是对过往时光的一种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神女与自然界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点滴触及,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感事

霜雪皎素丝,何意坠墨池。

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

女工再三叹,委弃当此时。

岁寒虽无褐,机杼谁肯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梦

岁月转芜漫,形影长寂寥。

髣髴觏微梦,感叹起中宵。

绵思霭流月,惊魂飒回飙。

谁念兹夕永,坐令颜鬓凋。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感镜

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

夙昔尝许人,镜成人已没。

如冰结圆器,类璧无丝发。

形影终不临,清光殊不歇。

一感平生言,松枝树秋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慈恩寺南池秋荷咏

对殿含凉气,裁规覆清沼。

衰红受露多,馀馥依人少。

萧萧远尘迹,飒飒凌秋晓。

节谢客来稀,回塘方独绕。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