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平盖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首句“平盖山高古木疏”,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势的高峻与古树的稀疏,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昔人曾此筑仙居”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历史的深处,想象着古人在此地建造仙宫的情景,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井通八角寒泉涌,观毁三清劫火馀”两句,通过描述泉水从八角井中涌出和观景台在劫后仅存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接下来,“洗墨池边丹灶冷,系龙岩畔石潭虚”则进一步描绘了遗迹的荒凉与寂静,洗墨池与丹灶的冷寂,以及石潭的空虚,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
最后,“吟成独坐荒苔上,闲看蜗牛学篆书”两句,以诗人独自坐在荒苔之上,悠闲地观察蜗牛学习篆书的行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整首诗通过对平盖山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