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即事

君平帘外雨霏霏,寂寞何人识少微。

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君平在帘外看着细雨纷飞,他的寂寞又有谁能理解呢?
为何湖边的天气如此宜人,小船们都争着载着夕阳归去。

注释

君平:指诗人或某个人物的名字,可能是一位隐士或诗人。
帘外:指屋檐之外,室外的环境。
雨霏霏:形容雨点细密而连绵不断。
寂寞:孤独,无人理解的感觉。
何人:指谁,这里表示没有人。
识:理解,察觉。
少微:古代星宿名,象征微小或隐逸之志。
怪得:奇怪的是,为何。
湖边:湖泊旁边。
天色好:天气晴朗,适合出行。
小舟:小型船只。
争载:争相装载,表现出忙碌的景象。
夕阳:傍晚的太阳,常象征着落幕或归途。
归:回家或者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开篇"君平帘外雨霏霏",通过细雨如纱幕般轻柔地落在窗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情境。"寂寞何人识少微"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感的独自体验和深切理解。

接着,"怪得湖边天色好"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显出雨后天空清新明净的美丽景象。最后,"小舟争载夕阳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这个宁静的晚霞中,小船上的人们竞相载着渔翁或许是诗人自己,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行驶回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以及那种在宁静中寻得心灵慰藉的情怀。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绿阴

绿阴窗底蔚蓝光,习习清风入座凉。

五月人间同此意,故知彭泽到羲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谒真直院杨花满路口占一绝见直院诵之

三月天寒尚腊衣,钱塘游子叹斜晖。

柳间苏小无由见,惹得杨花满袖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寒食节有感(其二)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寒食节有感(其一)

江南儿女尚多情,为爱芳晨载酒行。

幸自不知惆怅事,鸟啼花落是清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