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诗人汪莘在这首《寒食节有感(其二)》中,通过对寒食节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亲情的深切怀念。开篇“寒食原头杜宇声”两句,设定了一种萧瑟而又特定的氛围,人们在这个时候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分。"谁家不起古今情"则是对这种普遍情感的概括,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怀旧之情。
接着,“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两句,描绘了寒食节后的景象。人们在户外焚烧纸钱供奉先祖之后,返回家中,而这时夜晚的月光下,一棵梨花树静静地立着,它被冷风吹得微微颤抖,与清澈的月亮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景物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外化,表达了他内心那种凄清而又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寒食节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和习俗,触发了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汪莘对于传统文化和生命循环的一种深刻感悟。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江南儿女尚多情,为爱芳晨载酒行。
幸自不知惆怅事,鸟啼花落是清明。
要识人间过去愁,春宵风雨到湖楼。
如今此恨无分处,应有知人在后头。
山蹊黄叶从过满,石案苍苔不用除。
坛上古松岩畔竹,切须留伴老僧居。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饭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