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主人遣诸沙弥

长者亦多事,初惟树下居。

但留孤钵在,何必恋耕锄。

鸟散林偏静,云飘月有馀。

自今吾与子,茆屋本空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生活的淡泊与超然态度。首句“长者亦多事”,似乎在感叹世间的纷扰繁杂,引出后文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接着“初惟树下居”点明了僧人最初选择的栖息地,树下,象征着自然与宁静,是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

“但留孤钵在,何必恋耕锄。”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孤钵代表了僧人的生活必需品,而“何必恋耕锄”则表明了对世俗劳作的不执著,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富足。

“鸟散林偏静,云飘月有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鸟儿自由飞翔,树林显得更加宁静,云朵飘过,留下月光的余晖,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自今吾与子,茆屋本空虚。”表达了诗人与同伴将共同过上简朴的生活,回归内心的真实与简单,暗示了对物质的摒弃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解脱的思想。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一粟斋

一粟大如许,其中世界藏。

卧听宫漏水,行拂御炉香。

天近神仙赫,恩多日月长。

野人频到此,破衲亦辉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岁暮有怀

亦是寻常过,忧来每觉频。

为当今岁暮,无复旧乡人。

烟火投山店,风霜冷水滨。

最怜江尽处,上下岭梅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仲冬末忽大暖数日冰雪尽化

三冬刚踰半,春气变寒林。

但觉人禽悦,谁知天地心。

崖悬疑泻瀑,檐溜似长霖。

自入深山里,应沾帝泽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俗龛

亦自堆残卷,何曾一室空。

文殊或过问,弥勒也难同。

畏客长疑病,教儿未觉穷。

只愁深夜后,冻杀蠹书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