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铜臭纷纷位显庸,岂知王佐卧隆中。
山林莫道无伊吕,冰鉴何人似德公。
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之士才能的赞赏与对识人之明的渴望。首句“铜臭纷纷位显庸”,描绘了社会上那些追求高位却能力平庸的人,以铜臭比喻世俗的贪欲和功利,暗示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不满。接着,“岂知王佐卧隆中”则引出了诸葛亮的故事,暗喻真正的贤才可能被埋没在平凡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山林莫道无伊吕”,伊吕指的是姜子牙和张良,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辅佐君主的贤臣。这句话强调了即便在山林之中,也未必没有像伊吕一样的人才,表达了对隐士才能的肯定。最后,“冰鉴何人似德公”中的“冰鉴”比喻公正无私的鉴人之眼,而“德公”可能是对某位具有极高识人能力者的尊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像“德公”一样公正识人的渴望,以及对当前社会缺乏这样眼光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显赫地位与真正才能的价值,以及对隐居之士才能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于公正识人的向往。
不详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孝直奇谋世鲜双,君侯共事每包荒。
忠勤亦有张枢密,却恨台章诋李纲。
满榻松阴满院苔,书声隐隐蕙帷开。
双桡谁鼓晴川艇,应是门生问字来。
曾饵仙人换骨丹,霞裳翠舞月华寒。
暗香疏影终非俗,莫比桃花一样看。
一檄贤于十万兵,西南赤子荷更生。
雄词谁似元夫子,重与磨崖颂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