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满榻松阴满院苔,书声隐隐蕙帷开。
双桡谁鼓晴川艇,应是门生问字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雅之气的画面。首句“满榻松阴满院苔”以松阴和青苔铺陈出一片幽静的环境,暗示了主人的隐逸生活或书房的清幽。接着,“书声隐隐蕙帷开”一句,通过隐约可闻的读书声和轻启的蕙帷,进一步渲染了书房内浓厚的学习氛围,仿佛读者能感受到知识与智慧的光芒在轻轻绽放。
“双桡谁鼓晴川艇”则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想象中有一艘小船在晴朗的水面上轻轻摇曳,双桡的划动声似乎在呼唤着远方的知音。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以及对知识交流的向往。
最后一句“应是门生问字来”,巧妙地回应了前文的读书声和室外的景象,点明了来访者可能是求学的弟子。这一句不仅揭示了画面的动态,也体现了师徒之间深厚的教学相长之情,以及知识传承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营造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求学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的热爱和对于理想师生关系的向往。
不详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曾饵仙人换骨丹,霞裳翠舞月华寒。
暗香疏影终非俗,莫比桃花一样看。
一檄贤于十万兵,西南赤子荷更生。
雄词谁似元夫子,重与磨崖颂圣明。
襄阳行遍到南阳,劳徕宁辞去路长。
刁斗不惊鸡犬静,村居处处乐耕桑。
总戎往岁驻荆襄,黄口呱呱泣路傍。
今日欢然骑竹马,拦街歌舞迓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