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观文与可学士画枯木》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通过对文与可学士所绘枯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格的深刻理解。
诗中首先赞扬了文与可的绘画技艺,称其树石之名传遍天下,而后世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接着,诗人借任侯之口,将文与可的枯木图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幅画作仿佛是唐代的杰作,石气苍茫,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特别提到画中的枯木,其树皮合抱而隐而不彰,枝干支离,仅存半壁,显示出岁月的沧桑。树枝梢端已摧折,骨朽心穿,干烂如龙鳞,但整体依然瘦削有力,仿佛倔强地倚靠于天际,黑色的枝干上纹理深邃,如同竹笋般剥落的枝条笔直如针。
诗人通过长时间的凝视,仿佛置身于古塞之外,感受到千年枯木的凌空惨淡之色,心中充满敬畏。画中的枯木不仅形神兼备,而且似乎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让观者感受到画家的苦节清风和贫寒至死的高尚情操。最后,诗人感慨,如果文与可只是普通的画家,那么即使他的作品再好,任侯也不会收藏。这表达了诗人对文与可独特艺术风格和高尚人格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文与可枯木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与可艺术成就的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