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尚书生辰(其二)

一麾卧治镇江边,芳草还应梦惠连。

十载从班联玉笋,六城课最用蒲鞭。

依刘曾识尚书履,借寇难私刺史天。

共徯公归缘底事,嗷嗷四海望陶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江边闲居治理,梦中或许还见到惠连的芳草。
十年跟随朝廷官员,考核政绩常以公正著称。
曾追随尚书大人,借寇难之际展现刺史之才。
共同期盼公归何故,天下苍生期待贤者治理。

注释

麾:指挥权。
卧治:闲居治理。
惠连:古代诗人,这里可能象征贤才。
十载:十年。
玉笋:比喻官员的清廉和才能。
课最:考核最优。
蒲鞭:用蒲草做的鞭子,象征公正执法。
尚书: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借寇:借机。
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公:指有德行的官员。
嗷嗷:形容百姓的哀求声。
陶甄:比喻选拔和教化民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为梁尚书的生辰所作,表达了对尚书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赞扬。首句“一麾卧治镇江边”描绘了尚书治理地方的场景,虽闲居但仍然关心政务,如同诸葛亮般运筹帷幄之中。次句“芳草还应梦惠连”以梦境中的芳草寓指尚书的政绩深入人心,如同南朝诗人谢惠连的才情。

“十载从班联玉笋”赞美尚书十年来在朝廷中地位显赫,与杰出官员并列。“六城课最用蒲鞭”进一步称赞他的行政才能,以公正执法的形象,用蒲鞭代替苛政,显示了他的仁政理念。

“依刘曾识尚书履”暗示尚书曾追随名臣,具有深厚的学识和经验。“借寇难私刺史天”则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尚书勇于担当,如同古代刺史般无私奉献。

最后两句“共徯公归缘底事,嗷嗷四海望陶甄”表达了百姓期盼尚书能早日归来,引领天下走向繁荣昌盛,如同陶甄(古代制作陶器的工具,比喻教化民众)一般,展现出对尚书高尚人格和卓越领导力的深深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一位贤能官员的深情颂扬。

收录诗词(217)

陈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湖

舟车出阛阓,暂觉脱樊笼。

松荫凄迷日,荷香澹沱风。

凌晨争迅急,向晚却和融。

貌取君诗句,方知物象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无题

斥鴳蒿蓬足,鲲鹏谩北溟。

馀生薰白业,内景练黄庭。

大白蚁浮绿,短檠灯闪青。

欲知陶令趣,应向醉中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王有之见和复用韵二首(其二)

小雨冥冥暗市楼,无聊一日似三秋。

穷愁顾我堆千斛,健笔期君回万牛。

语怪未应书咄咄,身閒底用赋休休。

晓来春到西窗外,唤梦一声黄栗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王有之见和复用韵二首(其一)

年来慵堕畏多愁,怕见群才得意秋。

题柱敢期乘驷马,隐廛端欲舍蜗牛。

既成春服聊歌咏,拟赋閒情且罢休。

漫道无心关节物,杖藜时为好山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