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砺山东望震泽诗

澜漫潭洞波,合沓崿嶂云。

涨岛远不测,冈涧近难分。

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

以此藉沈痾,栖迹别人群。

结言非尽书,有念岂敷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波浪在宽广的潭洞中激荡,重重叠叠的山峰间云雾缭绕。
涨起的水面上小岛遥不可及,近处的山沟和小溪也难以分辨。
傍晚时分,幽深的竹林显得忧愁,夜晚听见归巢鸟儿的叫声更添悲伤。
我以此景来慰藉心中的沉疴,选择隐居以远离世俗人群。
言语无法完全表达我的情感,内心所想又岂能全部化为文字。

注释

澜漫:水势广阔,汹涌的样子。
潭洞:深邃的水潭。
合沓:重叠累积的样子。
崿嶂:高峻的山峰。
涨岛:因水位上涨而形成的小岛。
不测:不可估量,难以预料。
冈涧:山脊与山沟。
难分:难以区分。
幽篁:幽深的竹林。
愁暮:傍晚时分的忧愁情绪。
思鸟:引起思念的鸟儿,多指归巢之鸟。
伤夕:傍晚时分感到悲伤。
以此:凭借这个。
藉:慰藉,缓解。
沈痾:深重的疾病,比喻心中的苦闷。
栖迹:隐居。
结言:总结言语。
非尽书:不能完全通过书写表达。
有念:内心有所感想。
敷文:铺陈文辞,充分表达。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自砺山东望震泽》。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

“澜漫潭洞波,合沓崿嶂云。” 这两句描写了水流在岩石间奔腾,形成回旋的波涛,同时天空中积聚着层叠的山岭和云雾。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壮丽景象。

“涨岛远不测,冈涧近难分。” 这两句则表达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甚至连岛屿的大小和山谷的界限都变得模糊难辨。这里传递出一种超越常人的视野和感知能力,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 这两句诗转而描绘了一种幽静、愁苦的情景。黄昏时分,看到的是孤独忧郁的景象,而听到的是鸟儿归巢时带来的悲伤情怀。这表明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哀愁。

“以此藉沈痾,栖迹别人群。”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心理状态,他选择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寻求慰藉,以缓解内心的烦恼和病痛,并通过离开喧嚣的人群来安置自己的身心。

“结言非尽书,有念岂敷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说的话远不止这些文字所能承载,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思绪,而这些文字只能是他情感的一部分展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诗人态度。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行京口至竹里诗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

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

冰开寒方壮,风动鸟倾翼。

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

兼途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行药至城东桥诗

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严车临迥陌,延瞰历城闉。

蔓草缘高隅,修杨夹广津。

迅风首旦发,平路塞飞尘。

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

怀金近从利,抚剑远辞亲。

争先万里途,各事百年身。

开芳及稚节,含彩吝惊春。

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

容华坐销歇,端为谁苦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观圃人艺植诗

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

远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

乘轺实金羁,当垆信珠服。

居无逸身伎,安得坐粱肉。

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

春畦及耘艺,秋场早芟筑。

泽阅既繁高,山营又登熟。

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

空识己尚淳,宁知俗翻覆。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讲易诗

云泽翔羽姬,横盖招益人。

贲园无金尚,履道易书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