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

胎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排空散清唳,映日委霜毛。

万里思寥廓,千山望郁陶。

香凝光不见,风积韵弥高。

凤侣攀何及,鸡群思忽劳。

升天如有应,飞舞出蓬蒿。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翻译

在胎中已展现出神仙般的气质,长大后在广阔的沼泽地常鸣叫。
它冲上云霄散发清脆的鸣声,阳光下它的羽毛如同覆盖着霜雪般洁白。
它能远眺万里之遥的广阔天地,于千山之间遥望沉郁的景色。
它身上的香气凝聚却看不见,风中它的鸣声越发悠扬高远。
想与凤凰为伴却难以企及,忽然间觉得在鸡群中的生活辛劳无趣。
若能应召升天,它将飞离这蓬蒿之地,翩翩起舞。

注释

胎化:在胎中转化。
仙质:神仙般的气质或体质。
长鸣:持续不断地鸣叫。
九皋:广阔的沼泽地带。
排空:冲上天空。
清唳:清脆响亮的叫声。
映日:在阳光照耀下。
霜毛:比喻羽毛洁白如霜。
万里:极远的距离,形容视野开阔。
寥廓:空旷深远。
千山:众多的山峰。
郁陶:忧郁沉闷的样子,这里指山色深沉。
香凝:香气凝聚。
光不见:光芒不外露,比喻内在的美德不显于外。
风积:风中积累。
韵弥高:韵味更加高雅。
凤侣:与凤凰为伴侣,比喻高贵的朋友。
攀何及:难以达到或匹配。
鸡群:比喻平凡的群体。
思忽劳:忽然感到在平凡中的辛劳。
升天:升入天堂,比喻得到提升或实现理想。
如有应:如果有回应或召唤。
蓬蒿:蓬草和蒿草,代指低贱或卑微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鹤鸣叫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胎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这两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出仙鹤的神态和所处环境,"九皋"可能指的是一处高远之地,而非具体的地理名称。"排空散清唳,映日委霜毛。" 描述了鹤在空中飞翔时留下的声音和它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

"万里思寥廓,千山望郁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心向高远之处的思想感情,"万里"和"千山"则是对距离和深度的一种夸张描述,表明诗人的目光所及,既广阔又遥远。

"香凝光不见,风积韵弥高。" 这两句可能在形容鹤的羽毛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而这种香气并非肉眼可见,它与风的节奏相融合,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

"凤侣攀何及,鸡群思忽劳。" 这里用了凤鸟能与仙鹤比肩,以及鸡群对辛勤劳作的思考作为对比,凸显出诗人对于高洁孤傲生活态度的向往。

"升天如有应,飞舞出蓬蒿。" 最后两句则直接描写了鹤升天入云的壮丽景象,它似乎在告诉世人,有一种力量能够让灵魂得到解脱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高远境界的情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隼下晴皋

九皋霜气劲,翔隼下初晴。

风动闲云卷,星驰白草平。

棱棱方厉疾,肃肃自纵横。

掠地秋毫迥,投身逸翮轻。

高墉全失影,逐雀作飞声。

薄暮寒郊外,悠悠万里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又嘲

李生来,跋君怕。

不意今日却增价,不画罗汉画驼马。

形式: 古风

夕阳洞

顺山高几许,亭亭似人蹲。

左右自回抱,抱中有清源。

异石匝阶墀,巉巉快四轩。

凭几见城邑,一峰当石门。

自从得兹洞,爱之忘朝昏。

吾欲老于此,便为海阳人。

谁为高世者,与我能修邻。

形式: 古风

小苏家

双月讴■辗秋碧,细风斜掩神仙宅。

麦门冬长马鬣青,茱萸蕊绽蝇头赤。

流苏斗帐悬高壁,綵凤盘龙缴香额。

堂内月娥横剪波,倚门肠断虾须隔。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