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隼下晴皋

九皋霜气劲,翔隼下初晴。

风动闲云卷,星驰白草平。

棱棱方厉疾,肃肃自纵横。

掠地秋毫迥,投身逸翮轻。

高墉全失影,逐雀作飞声。

薄暮寒郊外,悠悠万里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在深谷中霜气凛冽,鹰隼在初晴时向下翱翔。
风儿吹动,闲散的云朵卷起,星光照耀下,白色的草地平整如驰骋的疆场。
姿态威猛而刚烈,气势恢弘自由奔放。
贴近地面飞行,连细微的秋毫都清晰可见,投身飞翔时羽翼显得格外轻盈。
高大的城墙在它之下全无踪影,追逐雀鸟时带起飞行的声音。
薄暮时分,在寒凉的郊外,心中涌动着悠远万里的豪情。

注释

九皋:深谷。
霜气:寒冷的气息。
翔隼:翱翔的鹰隼。
初晴:雨后或雪后初现的晴朗。
风动:风吹动。
闲云:悠闲的云朵。
星驰:星光闪烁如奔驰。
白草:枯萎泛白的草。
棱棱:威猛的样子。
厉疾:猛烈而迅速。
肃肃:形容气势盛大。
纵横:自由驰骋,不拘一格。
掠地:贴近地面。
秋毫:秋天鸟兽的细毛,比喻极微小的事物。
迥:清晰,分明。
逸翮:疾飞的翅膀。
高墉:高大的城墙。
失影:消失不见。
逐雀:追逐小鸟。
飞声:飞行时产生的声音。
薄暮:傍晚,黄昏。
寒郊:寒冷的郊野。
悠悠:长远,无穷尽。
万里情:辽阔无垠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充满了动感和生机。开头“九皋霜气劲,翔隼下初晴”两句,勾勒出早晨山谷间浓重的霜气与飞鸟穿梭的清新景致。“风动闲云卷,星驰白草平”继续展现了秋风轻拂,天空澄明中点缀着几颗星辰,以及地面上白色的草丛。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棱棱方厉疾,肃肃自纵横”两句中,“棱棱”形容声音的尖锐感,给人一种秋风中的严峻与冷冽之感。这里的“棱棱方厉疾”可能是指树叶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声音变化的细致观察。

接着,“掠地秋毫迥,投身逸翮轻”则描绘了一种动态美,像是某种动物(比如鸟类)在地面快速穿行,然后又优雅地飞翔起来。这里的“掠地”和“投身”都表现了诗人对生动场景的捕捉。

“高墉全失影,逐雀作飞声”则转向了一种境界的描绘,“高墉”指的是高墙或城墙,这里“全失影”可能是说在晨光中,城墙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诗人随后追随着雀鸟(小型鸟类)发出飞翔的声音,这部分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最后,“薄暮寒郊外,悠悠万里情”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这里“薄暮”指的是傍晚时分,“寒郊外”则描绘了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凉意的乡村景象。而“悠悠万里情”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的无限眷恋和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而且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嘲

李生来,跋君怕。

不意今日却增价,不画罗汉画驼马。

形式: 古风

夕阳洞

顺山高几许,亭亭似人蹲。

左右自回抱,抱中有清源。

异石匝阶墀,巉巉快四轩。

凭几见城邑,一峰当石门。

自从得兹洞,爱之忘朝昏。

吾欲老于此,便为海阳人。

谁为高世者,与我能修邻。

形式: 古风

小苏家

双月讴■辗秋碧,细风斜掩神仙宅。

麦门冬长马鬣青,茱萸蕊绽蝇头赤。

流苏斗帐悬高壁,綵凤盘龙缴香额。

堂内月娥横剪波,倚门肠断虾须隔。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若非叶下滴秋露,则是井底圆春冰。

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

碧莲花下独提携,坚洁何如幻泡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