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的《即事用前韵(其一)》。诗中以“乞恩初得理方书”开篇,表达了诗人通过学习医术,自认为能够成为良医的心志。接着,“自谓良医肱折馀”一句,暗示了诗人虽已年老或身体有恙,但依然坚持自我救赎和助人之心。
“试把风波看幻质,岂无舟楫济亨渠。”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的起伏比作波涛汹涌的海面,而“舟楫”则象征着帮助人们度过难关的方法或途径。诗人在此表明,尽管人生充满不确定性,但总能找到方法渡过难关。
“一毛尽识周身痛,二竖皆乘正气虚。”这里“一毛”指细微之处,“周身痛”则是全面的感受,“二竖”可能是指病痛或困难,“正气虚”则意味着力量的削弱。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敏感度以及对全身状态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正气的重要性。
最后,“端的与君投胜剂,本来无妄莫教除。”“端的”表示确定无疑,“胜剂”意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无妄”则指没有虚假或不必要的行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愿意为他人提供有效帮助的决心,并强调了不应轻易去除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问题或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助人为乐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智慧。通过寓言式的表达,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