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东台杂诗(其三)》由清代诗人蒋春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联“好辩难为用,能狂亦累名”,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对于辩论与狂放态度的反思。他指出,虽然善于辩论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难以发挥效用;而过于狂放的性格则会损害个人名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规则与个人行为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颔联“酒怀云叶乱,诗境月华清”,转而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内心状态与创作时的意境。酒后思绪纷乱,如同云中的树叶飘摇不定,而当诗人沉浸于诗歌创作时,心灵仿佛被月光洗涤,变得清澈明净。这一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波动与艺术创作的纯净状态。
颈联“短剑悲歧路,空囊负友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感慨以及友情的珍惜。短剑象征着面对人生岔路口时的犹豫与悲伤,而空囊则暗示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与孤独。同时,“负友生”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始终陪伴朋友的遗憾,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尾联“岁残吾更懒,无梦寄长征”,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生活困顿时的消极情绪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岁末之时,诗人感到更加懒散,似乎连梦境也无法给予他前行的力量,寄希望于未来的“长征”之路显得遥不可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社会、自然以及未来生活的多维度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