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使君垂和漫兴诗次答四首(其四)

儿时也羡刺天飞,投老方知绝百非。

酬唱恰成刘与白,分司且住莫言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熊使君垂和漫兴诗次答四首(其四)》。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领悟。

首句“儿时也羡刺天飞”,诗人回忆起年少时的自己,对天空中的鸟儿自由飞翔充满羡慕,渴望能够像它们一样无拘无束地飞翔,追求自由与梦想。这一句通过对比孩童时期的向往与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从青涩到成熟的心路历程。

接着,“投老方知绝百非”一句,表达了诗人到了晚年才真正明白,原来生活中有许多是非与困扰,而这些在年轻时往往被忽视或误解。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思考,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酬唱恰成刘与白,分司且住莫言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提到的“刘与白”可能是指唐代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他们以酬唱诗文相互唱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诗人在这里将自己与刘、白相比,表示自己的诗作虽不及古人,但也恰当地表达了情感与思想。同时,“分司且住莫言归”则透露出一种暂时放下归隐之意,或许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或是对未来未知的期待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由、梦想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成长与变化,也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理解。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题江南春晓图

忽从林杪见朝晖,湿峤轻云半欲飞。

何惜扁舟并画我,要从沙际望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赠人二首(其一)

闻将衲子日寻幽,度水穿云处处游。

遥想逃禅时一醉,人间春瓮与扶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人二首(其二)

山城重到转清幽,胜日闲寻旧钓游。

定是沙鸥嫌俗驾,背人飞去不回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零陵太守竞秀堂韵四首(其一)

层峦远近翠浮空,人道山川似剡中。

正要潇湘含远色,莫教江上起樵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