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的《次韵雪中听琵琶一首》。诗中描绘了在雪中聆听琵琶演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首句“燕堂曾许陪真赏”,以“燕堂”这一充满文雅气息的场所,暗示了诗人曾经在此享受过真正的艺术欣赏,为全诗奠定了高雅的基调。接着,“似识唐昌一树花”一句,巧妙地将眼前的雪景与历史上的名花唐昌玉兰相联系,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
“鹤骨松声公耐雪,龟肠蝉腹我羞茶”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雪中的景象与人的精神状态相结合。鹤骨象征着坚韧不屈,松声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和谐之声,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龟肠蝉腹”则是自谦之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雪中品茶的羞愧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星弰万点疏还密,月帔千寻整复斜”描绘了雪中星空与月光交织的美丽景象,疏密有致的星点与整复斜的月光,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最后,“要趁回风看舞态,莫令矫恨入琵琶”两句,将听觉与视觉的体验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找到心灵的慰藉,避免因外界的纷扰而产生消极情绪。全诗通过对雪中景象和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