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竺次邃庵国老韵

半空楼阁倚崔嵬,海色霞光万里开。

惊起头陀扫花去,传呼宰相看山来。

旌幢晓日千峰拥,骑从春风叠嶂回。

不向山僧留玉带,恐教猿鹤也疑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半空楼阁倚崔嵬”描绘了山中楼阁高耸入云,与山峦相连的壮观景象。接着,“海色霞光万里开”则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天空与山色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惊起头陀扫花去,传呼宰相看山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中僧人与官员的不同活动,头陀在晨光中清扫花朵,而远方传来宰相观赏山景的消息,体现了山中生活的静谧与外界的繁华。

“旌幢晓日千峰拥,骑从春风叠嶂回”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晨的氛围,旌旗与车马在阳光下与群峰相映成趣,春风吹过,山峦起伏,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不向山僧留玉带,恐教猿鹤也疑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暗示了山中之景不仅为人类所欣赏,也为自然界的生灵所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59)

明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胜果山中雨怀奉柬金近山先生

春雨黯黯芳事微,经旬独掩西岩扉。

花枝欲动寒仍勒,燕子初来湿不飞。

岁月岂知愁换鬓,江山徒有泪沾衣。

病夫起坐正忆汝,混世随声同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谢孙十六山人惠莼菜

山盘一箸湘湖雨,路涉江波荷远将。

缕缕尚含风露色,涓涓犹带水烟香。

故人千里情何重,病肺三年梦亦凉。

野岸柴门应采摘,小舟蓑笠汎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书事

竹里虚亭锁翠微,摊书遮眼思依依。

落霞已受枯桐诮,聚雪仍招死草讥。

桑户雨晴蚕欲茧,柳塘风暖燕初飞。

织成五色寒机锦,借问谁能补衮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西村社会

深深竹树转渔沙,岂但情真会亦嘉。

过雨轩窗来燕子,禁烟村落熟梨花。

郊西宿麦初鸣雉,墙下柔桑欲乳鸦。

闾里颇淳耕读在,白头群从古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