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高士听弹琴

我来请雨谒龙公,日脚已敛云冲融。

解衣盘礴暂小憩,清谈对此两相翁。

霏霏锯屑引意静,爇鼎忽闻弹丝桐。

少年水师貌颇古,十指捲袖如剥葱。

初为宫声变羽调,雅澹更觉神雍容。

是时昼晷屋角转,汹涌万木鸣西风。

吹蝉得志竞清啸,恍异人境如天宫。

兹山颇疑洞府外,地有奇石皆玲珑。

是何美韵惬振玉,意欲直造无何中。

尘埃自叹百僚底,谁谓一日欣遭逢。

更须霖雨起焦旱,兹游可记传无穷。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来求雨拜龙神,太阳已经收起光芒,云层变得稀薄。
脱下衣服,随意躺下休息,我们清谈对坐,仿佛两位老友。
细雨如锯屑般轻柔,让人心静,突然听到琴声如丝桐般响起。
年轻的水师模样古朴,卷起衣袖的手指像剥开的葱白。
起初是宫廷乐调,接着变为羽调,雅致淡然,更显神态从容。
这时,白天的阳光在屋角移动,万木在西风中发出汹涌的声音。
蝉鸣声清脆,仿佛进入仙境,如在天宫之中。
这座山似乎隐藏着洞府,地上的奇石都小巧玲珑。
这是何种美妙的旋律,令人心动,想要直达那未知的深处。
感叹自己身处尘世,身为百官之一,今日却有幸遇见此景。
期待再来一场甘霖,解除干旱,这次的游历值得长久流传。

注释

我:代词,指诗人自己。
雨:雨水。
龙公:古代传说中的龙神。
敛:收敛。
云冲融:云层变得稀薄。
盘礴:随意躺下。
小憩:短暂休息。
清谈:清淡的谈话。
两相翁:两位老人交谈的样子。
霏霏:形容雨点细密。
锯屑:比喻雨滴。
爇鼎:烧煮香鼎。
弹丝桐:弹奏弦乐器如丝桐。
水师:古代对海军的称呼。
貌颇古:外表显得古老。
十指:手指。
剥葱:形容手指卷起袖子的样子。
宫声:宫廷音乐。
羽调:音乐调式。
昼晷:白天的阳光。
屋角转:阳光在屋角移动。
万木:众多树木。
西风:秋风。
吹蝉:蝉鸣。
恍异:恍若, 好似。
兹山:这座山。
洞府:神话中的仙人住所。
玲珑:精致小巧。
美韵:美妙的旋律。
振玉:触动玉石般的共鸣。
无何中:未知的深处。
尘埃:尘世。
百僚:众多官员。
霖雨:大雨。
焦旱:严重干旱。
兹游:这次游览。
传无穷:流传不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舜陟在拜访龙公祈雨后,欣赏到的一场意外的琴音盛宴。他来到雨后的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解衣休息,享受着清谈的乐趣。琴声如霏霏细雨般宁静,又如丝桐弹奏,带给他雅致而深沉的感受。弹琴者是一位年轻的水师,其技艺古老而精湛,音乐从宫调变为羽调,显得庄重而从容。此时,窗外西风吹过,树木摇曳,仿佛置身于天宫之中。诗人惊叹于山中的神秘洞府之外,奇石玲珑,琴声之美更是令人心动,似乎能直达心灵深处。他感慨自己在繁忙的尘世中难得有这样的清雅之遇,期待这场雨能缓解干旱,而这次的游历将被长久铭记。整首诗通过景物和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欣赏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

姚舜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常乐寺五云台

虚空本无云,一气谁所主。

云空两无碍,起灭自散聚。

吾闻心归源,空殒亦无所。

应知不空者,物感自如雨。

君看贤首师,自视木与土。

与云亦奚期,况问色有五。

云何坐说法,瑞应乃如许。

休疑诸天集,未必众龙吐。

云空法如是,我说无说故。

堂中嫡孙在,客至当问取。

形式: 古风

书驿壁(其二)

百越干戈未息肩,九原金鼓又轰天。

崆峒山叟笑不语,静听松风春昼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书驿壁(其一)

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

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穷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畅岩怀古

寒谷长留□秋气,畅岩别是一壶天。

清风不断名犹在,还继宣尼出圣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