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病中秋怀次韵

贫病于君亦太兼,才高应亦被天嫌。

因分鹤料家资减,为置僧餐口数添。

静里改诗空凭几,寒中注易不开帘。

清词一一侵真宰,甘取穷愁不用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你的贫困疾病实在太多,才华出众也可能被老天嫉妒。
因为分给你鹤粮,家里的财物减少了,还得额外准备僧人的饭食,人数增加了。
在安静的时候你独自改诗,只靠几案支撑,寒冷中研读经书也不打开窗帘。
你的清丽词句深深触动了自然的力量,你甘愿接受贫穷和忧愁,不愿去争夺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

注释

贫病:贫困和疾病。
亦太兼:过于繁多。
才高:才华出众。
天嫌:老天嫉妒。
鹤料:鹤的食物。
家资:家庭财产。
僧餐:僧人的饭菜。
口数添:人数增加。
静里:安静时。
凭几:靠着几案。
寒中:寒冷时。
开帘:打开窗帘。
清词:清丽的词句。
真宰:自然的力量。
穷愁:贫穷和忧愁。
不用占:不愿争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奉和鲁望病中秋怀次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困顿与感慨之情的诗篇。

"贫病于君亦太兼,才高应亦被天嫌。"

这两句通过自我设身处地的方式,表露了诗人在贫穷和疾病中所承受的苦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宿命论,即认为个人的才能若是过于出众,也会遭到天命的不容。这既反映了个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力感,也透出了古代文人对于命运的某种迷信态度。

"因分鹤料家资减,为置僧餐口数添。"

这里诗人描绘的是自己生活的窘迫,甚至连家中的财物也要精打细算,以至于连请和尚来家吃饭都需要计算成本。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宗教信仰的一种依赖。

"静里改诗空凭几,寒中注易不开帘。"

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孤独。他尝试通过修改诗作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但由于天气的寒冷,即便是学习《易经》也难以专心,不愿意打开窗户。这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描绘了他所处环境的艰苦。

"清词一一侵真宰,甘取穷愁不用占。"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认知和接受。诗人认为自己的文学才华(清词)已经被生活中的困难所磨练,而他也乐于承受这种贫穷带来的忧愁,不再去通过算卦之类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这是一种对于个人命运的坦然接受,也是对自己文人的自我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悲凉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文学创作、宗教信仰以及个人宿命的一系列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寄南阳广文次韵

春彩融融释冻塘,日精闲咽坐岩房。

琼函静启从猿觑,金液初开与鹤尝。

八会旧文多搭写,七真遗语剩思量。

不知梦到为何处,红药满山烟月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沪

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

涛头倏尔过,数顷跳鯆䱐。

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

空怜指鱼命,遣出海边租。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乾鸣入古林。

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奉和鲁望谢惠巨鱼之半

钓公来信自松江,三尺春鱼拨剌霜。

腹内旧钩苔染涩,腮中新饵藻和香。

冷鳞中断榆钱破,寒骨平分玉箸光。

何事贶君偏得所,秖缘同是越航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