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的《次韵聪师见寄(其二)》。诗中通过“夙学”、“源流”、“风骚”、“禅寂”等词,展现了诗人对学问、文化的深厚追求与对禅宗精神的向往。诗人以“五柳”比喻自己对古代文人雅士的追慕,以“长髭”象征对禅宗高僧的模仿,表达了在学问与修行道路上的自我探索与追求。
“桂魄元昭晰,浮云自蔽亏”,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寓意人生哲理,月亮(桂魄)虽明亮,但被浮云遮掩,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不确定性。诗人以此提醒自己和读者,即使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
最后,“险夷终一节,吾以古为师”,诗人强调无论道路如何艰难或平坦,都要坚守本心,以古人作为学习与效仿的对象。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期许,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与道德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