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范成大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薄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作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拊掌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耶非耶莽谁识,乔林石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

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

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

千年遗恨何时伸,阳台愁绝如荒村。

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

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

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河浒,尘间犹作儿女语。

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对陈季陵户部所绘《巫山图》的鉴赏之作。诗人首先赞叹画中瑶姬(巫山神女)形象的奇秀,她居住的山峰高耸入云,景色壮丽,仿佛超越了历史记载。诗人提及楚地游客对此画题目的关注,以及神女名字的深远影响,暗示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诗人质疑神女的真实身份,指出她的神秘与常年的秋色相伴,如同乔木下的石庙,令人难以确知。画面中的神女随风起舞,不知其主人是谁,而船只经过峡谷,瞬间千里,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神女故事与历史传说的关系,如宋玉与朝云的典故,以及曹植对宓妃的描绘,认为这些都被混淆了轻浮的言辞。他借用这些典故,表达了对陈季陵作品中可能存在的误解或过度渲染的担忧。

最后,诗人以天孙(织女)为例,指出即使是神仙也曾在人间表达情感,以此批评过度美化或虚构。他提醒人们不要被美丽的画面所迷惑,以免过于伤感。整首诗充满了对艺术创作的深思和对历史真实的探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鉴赏意义。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清旷亭送子云得有字

欢期苦难逢,离别乃易久。

天涯老兄弟,况复亲白首。

田园固不足,功名亦何有。

今年送兄行,正尔作太守。

池阳古名郡,地控大江口。

舟来武昌鱼,车载桑落酒。

登临得齐山,端不负重九。

公馀亦堪乐,尚有此客否。

天威动江淮,狂寇行授首。

努力幸驰驱,腰看印如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清晖阁

台府填都会,乃与山水期。

青溪带秦淮,渺若万顷陂。

主公金闺旧,官曹日追随。

闭阁理万事,朱栏俯涟漪。

晴波纳远景,摇荡扶桑枝。

浩然江湖兴,颇与鱼钓宜。

风月朝暮佳,轩窗有馀姿。

向来非无人,未发此段奇。

嗟我老病躯,时来瞩须眉。

停杯待举网,屡醉倒接䍦。

意适反无语,欠公壁间诗。

只今入幽梦,官居类鸡栖。

公亦那久留,濯缨咏来思。

不知凤凰沼,何如习家池。

新霜著群木,归舟飏旌旗。

寄言坐上客,酒至幸勿辞。

形式: 古风

隆兴甲申岁闰月游焦山

荒村日晴雪犹积,系缆焦公山下石。

江翻断崖石破碎,瘗鹤千年有遗迹。

瘦藤百级跻上方,浮玉南北江中央。

樯竿如林出烟浦,酒船远与帆低昂。

老鸱盘风舞江面,杀气淮南望中见。

神龙只合水底眠,为洗乾坤起雷电。

观音岩前竹十寻,大士不死知此心。

醉归更唤殷七七,剩种好花开鹤林。

形式: 古风

雪中从邢怀正乞酒

櫑具高拄颊,风尘客长安。

长安不宜客,岁暮仍苦寒。

夜闻阴风喧,晓看雪漫漫。

天公非恶剧,笑我貂裘单。

坐令歌南山,白石空巑岏。

正不妨我啸,凭高事遐观。

四海同一云,更觉天地宽。

平湖发远景,松竹如龙鸾。

巉然两峰高,玉峙峨琼冠。

缅怀邢公子,重城有家园。

水石带林沼,幽亭厌云端。

仙妆映疏梅,秀色若可餐。

璇题散冰箸,晶盐贮牙盘。

清歌出绝唱,笔閒走波澜。

几欲泥君饮,持杯听幽兰。

君家碧琳腴,到手无复残。

正岂须羔儿,尚能追清欢。

蹇驴不敢出,强作哦诗酸。

诗成不能寐,起舞清夜阑。

傥可致曲生,当筑白玉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