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雪

秋露未为霜,秋空已飞雪。

著树增叶危,压丛忧菊折。

平明开户看,斗觉颓檐洁。

天时莫苍猝,谁预衣裘设。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秋天的露水还未结成霜,但空中已经飘起了雪花。
树木因为积雪而枝叶显得更加危险,我担心丛中的菊花会被压断。
清晨打开门一看,忽然觉得屋檐上的积雪明亮洁净。
天气的变化莫测,谁能预先准备好冬衣呢?

注释

秋露:秋天的露水。
霜:结霜。
秋空:秋天的天空。
飞雪:飘雪。
著树:附着在树上。
增叶:增加叶子。
危:危险。
压丛:压在丛中。
平明:清晨。
户:门。
颓檐:倾斜的屋檐。
洁:干净。
天时:天气。
苍猝:突然。
预:预先。
衣裘:冬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早晨的景象,诗人发现虽然秋露还未结成霜,但天空中已经飘起了雪花。他担忧这突如其来的雪会压弯树枝,使树木上的叶子更加危险,甚至可能折断丛中的菊花。诗人早晨打开门一看,屋檐上的积雪显得格外洁白。他感叹天气变化无常,提醒人们不要对寒冷的冬季准备不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季转冬之际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二十四日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录其所见

五月秘府始暴书,一日江君来约予。

世间难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

我时跨马冒热去,开厨发匣鸣钥鱼。

羲献墨迹十一卷,水玉作轴光疏疏。

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

又看四本绝品画,戴嵩吴牛望青芜。

李成寒林树半枯,黄荃工妙白兔图。

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对弈旁观俱。

黄金错镂为投壶,粉障复画一病夫。

后有女子执巾裾,床前红毯平围炉。

床上二姝展氍毹,绕床屏风山有无。

画中见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

孰真孰假丹青模,世事若此还可吁。

形式: 古风

二马

旧马十年跨,老劣多缓行。

新驹三万钱,颇爱举蹄轻。

不使异刍秣,均养存其情。

君门趋早朝,风劲力已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二月十四夜霜

欣欣东园杏,忽值春飞霜。

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汤。

既能与之荣,而复使之伤。

向来肃杀时,已共百卉黄。

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长。

天理固难测,谁要必其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二月四日雪

前日春风初摆条,昨夜雪飞深一尺。

北帝及腊不行令,东皇发煦遭尔厄。

侵时夺气四时错,欲问上天何不责。

天高地厚语难通,俛首下土徒叩额。

或言莫信难可闻,鹤鸣至微犹不隔。

休问天,问颜蹠。休看花,看垄麦。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