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田园生活中的自在与淡然。开篇“閒原渺渺散疏襟,风舞渊潜自乐生”写出了诗人闲适的田园生活和自然界中风的舞动,以及对这种生存状态的享受。
接着,“春到云山惟杖履,日长天地独柴荆”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只带着手杖漫步于云雾缭绕的山中,而夏日长时,则独自一人在柴门草丛间徜徉。
“百年虽健犹亲药,一饭无多懒问耕”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体健康,但仍然关注养生之道,对于饮食也不过度,不再勤勉地询问农事,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
最后,“常羡子乔仙驭远,笑悲沧海世人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像子乔那样成仙离世的向往,同时也对红尘滚滚、世人情长的无常感到悲哀与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凡尘、享受简朴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仙境和永恒生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