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三日不相见,逢人问始知。

同车侵朔雪,临水拜灵龟。

絮扑鸳鸯带,花团蛱蝶枝。

如何东郭叟,足迹自穿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三天不见面,遇见人才知晓。
一同乘车穿过冬雪覆盖的道路,面对流水向灵龟礼拜。
柳絮轻拂鸳鸯带,花朵簇拥在蝴蝶栖息的树枝。
东郭老者如何能及,他的足迹自然印在了布鞋上。

注释

三日:三天。
始知:才知道。
同车:一同乘车。
侵朔雪:穿过冬雪覆盖的。
拜:礼拜。
灵龟:神圣的乌龟,可能象征吉祥或祈愿的对象。
絮扑:柳絮飘拂。
鸳鸯带:绣有鸳鸯图案的腰带。
花团:花朵聚集。
蛱蝶枝:蝴蝶栖息的树枝。
东郭叟:东郭老者,可能是个隐喻或典故人物。
足迹:脚印。
自穿綦:自然印在布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雪天中与友人宋中道相遇的情景。他三天未见友人,重逢时感到惊喜。他们一同乘车穿越飘落的朔雪,来到灵龟前礼拜,显示出对信仰的虔诚。雪花轻盈地落在鸳鸯带和花丛中的蛱蝶枝上,增添了冬日的静谧之美。

诗人以东郭叟自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宋中道足迹踏雪而来的感慨,暗示了他们的深厚情谊以及在平凡生活中的默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雪中相遇的诗意与温暖。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十五日雪三首(其三)

春风九十日,一半已销磨。

准拟看花少,依稀咏雪多。

官车犹戴炭,抱鹊不离窠。

向此兴都尽,戴家谁复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十五日雪三首(其二)

新雷奋蛇甲,密雪斗鹅毛。

正欲裁轻縠,重令著弊袍。

沙泉流复冻,烟萼坼还韬。

只待邻醅熟,微声听酒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十五日雪三首(其一)

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

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

乳禽饥啄木,谁误拨琵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十月晦梦游嵩山明日访宋中道见次道寄宿岳寺

忽梦嵩峰下,同游失姓名。

山腰荒辇道,岩窦落泉声。

黑石文难辨,苍苔迹易成。

他时传洛咏,知是陆云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