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
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
乳禽饥啄木,谁误拨琵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十五日雪三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冬季严寒对春天景象的侵袭。诗中通过"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形象地写出冬雪早至,覆盖了本应绽放的花朵,"六花"指雪花,"百花"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描述了塘面结冰,连燕子的嘴也被冻住,田野中的芹菜也因水质变涩而难以咀嚼,展现了冬季的严酷。
"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进一步描绘雪的厚重和清洁,积雪如同棉絮般轻盈,覆盖在屋柱上,地面的雪层洁白如沙。最后两句"乳禽饥啄木,谁误拨琵琶"以生动的场景收尾,幼鸟因为饥饿而在寻找食物,而风声仿佛误以为是琵琶声,增添了寂寥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季严寒对自然景象的影响,以及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忽梦嵩峰下,同游失姓名。
山腰荒辇道,岩窦落泉声。
黑石文难辨,苍苔迹易成。
他时传洛咏,知是陆云兄。
黄蜂得晴日,不道菊开稀。
向蕊晚寒起,落丛无力飞。
轻轻难自举,怗怗一何微。
莫问巢房处,斜阳奈欲归。
汉家天下将,庙古像公圭。
百战自忘楚,一时空王齐。
乡人奏箫鼓,舟子赛豚鸡。
不改寒潮水,朝平暮复低。
脩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
多惭折腰吏,来作食鱼人。
水发黏篙绿,溪毛映渚春。
风沙暂时远,紫线忆江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