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

飔飔忽见青鸾尾,扫遍翠崖冈上头。

昨夜月明仙子过,玉笙吹彻万山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忽然间看见了青鸾的尾巴在风中摇曳
它拂过翠绿的山崖顶端

注释

飔飔:形容微风吹动的样子。
忽见:突然看见。
青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色彩斑斓。
尾:指青鸾的尾巴。
翠崖:青翠的山崖。
冈:山脊或小山。
昨夜:前一晚。
月明:明亮的月光。
仙子: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过:经过。
玉笙:用美玉装饰的笙,古代的管乐器。
吹彻:吹奏完毕。
万山:众多的山峰。
秋:秋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飔飔忽见青鸾尾",通过"飔飔"这个词,诗人传达出微风轻拂,仿佛瞥见了青鸾(神话中的神鸟)的华丽尾羽,增添了神秘和灵动的气息。接着,"扫遍翠崖冈上头",写出了翠绿山崖上,那飘逸的景象如同仙女的轻拂,显得清新自然。

"昨夜月明仙子过",诗人借月光下的朦胧景象,暗示了仙女的降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梦幻。最后,"玉笙吹彻万山秋",以悠扬的玉笙声贯穿整片秋色,不仅渲染了宁静的夜晚,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卫清叔的深深祝福,希望他能如同这美妙的音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这份深情与诗意。

总的来说,赵汝愚的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寄托。

收录诗词(11)

赵汝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卒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迁居崇德县洲钱(今桐乡市洲泉镇)。父应善,字彦远,性孝悌,工诗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马都监。早有大志。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卒,适光宗疾,不能执丧。汝愚遣韩侂胄以内禅意请于宪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丧次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进右丞相

  • 字:子直
  • 籍贯:饶州余干
  • 生卒年:1140--1196

相关古诗词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

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

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

堪叹世人祇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金溪寺梅花

金溪有梅花矗矗,平生爱之看不足。

故人爱我如爱梅,来共寒窗伴幽独。

纷纷俗子何足云,眼看桃李醉红裙。

酒狂耳热仰天笑,不特恶我仍憎君。

但令梅花绕僧屋,梅里扶疏万竿竹。

相逢岁晚两依依,故人冰清我如玉。

形式: 古风

神秀楼落成

鲁侯作南门,春秋书不时。

嗟予春暮来,复遣秋暮归。

岩岩龙固山,迢迢括苍溪。

孤城煨烬馀,栋宇烟尘飞。

悠悠客行路,一夕固藩篱。

城中十万家,奠枕将何期。

宾僚贾马俦,邑下循良师。

经营有馀地,所就踰前规。

西风散黄菊,天宇澄清晖。

浩歌留飞仙,击鼓惊冯夷。

分题杂险怪,醉墨翻淋漓。

别来册府英,往往梦见之。

恍然今夕游,似梦疑复非。

夜深灯火阑,露下星斗移。

父老呼童儿,挽裳或褰衣。

来饮史君酒,听歌史君词。

有泪不忍弹,恐遂行人悲。

形式: 古风

送学士汪大猷归鄞

尚书天官贵,持经侍帷幄。

青冥欲无际,白首非故约。

连樯动南浦,父老望岩壑。

下车入里门,执手问欢乐。

十年几风雨,寒鸡叫屋角。

勤劳毕吾分,帝赉出宠渥。

殊适奉香火,禁直连六阁。

遂令宣室思,从今问晦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