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诗(其四)赠太子师汝阳郡王琎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

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

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

从容听朝后,或在风雪晨。

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

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

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

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

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

胡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

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

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

竟无衔橛虞,圣聪矧多仁。

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

匪唯帝老大,皆是王忠勤。

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

道大容无能,永怀侍芳茵。

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

挥翰绮绣扬,篇什若有神。

川广不可溯,墓久狐兔邻。

宛彼汉中郡,文雅见天伦。

何以开我悲,泛舟俱远津。

温温昔风味,少壮已书绅。

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

形式: 古风

翻译

汝阳的王子,容貌如天人。
他的胡须像太宗,风采照耀边塞春天。
在开元年间,皇上对他恩宠深厚。
他行动不合时宜,礼仪上与众臣不同。
皇上特别喜爱他的谨慎纯洁,胜过骨肉亲人。
退朝后从容,有时在风雪清晨。
他曾想捕猎猛兽,苑囿中尘土飞扬。
队伍整齐如一,万马齐鸣。
皇上命他射雁,他立刻接受使命。
箭从马鞍飞出,皇上又亲自收回箭矢。
他如同紫塞的飞鸟,掠过明月。
虽然猎获颇丰,但天意并非为了新鲜。
每次王射中目标,亲手赏赐金银。
他袖藏劝谏猎书,多次上马进言。
最终避免了陷阱,皇上的智慧仁慈无比。
他节省开支,水边鱼儿丰富。
不仅是皇帝年长,王的忠诚勤勉也显而易见。
晚年他致力于酿美酒,常邀请贤士。
他宽容大度,怀念侍奉的日子。
他好学重节操,情感深沉。
他的笔墨如锦绣,诗篇仿佛有神韵。
岁月流逝,陵墓旁狐狸兔子为邻。
汉中郡的风雅,展现出人间亲情。
为何引发我的悲伤,让我们一同乘舟远行。
昔日的美好回忆,壮年已写入诗篇。
旧日游历易忘,衰老增添更多辛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帝子的尊贵与才华,以及他与太子师汝阳郡王琎的深厚情谊。开篇便以“眉宇真天人”赞美其超凡脱俗之气质,继而以“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形容其威仪与壮丽。此处既映射出帝子的非凡身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帝子才华的敬佩。

随后,诗人提及往昔开元年间的恩遇和礼节,展示了帝子在朝廷中的特殊地位。接着,“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一句,强调了帝子与太子师之间超越血缘的深厚情谊。

诗中还描绘了帝子的英勇形象,如“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等句,展示了其不凡的武艺与威严。同时,“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一段,则透露出帝子在朝廷中的特殊使命和地位。

此外,对于胡人获多而天不以为新,以及帝子的每次中奖都亲自分配金银等细节的描写,都显示了诗人对这位帝子品德与行为的高度赞扬。最后,诗人又提及帝子晚年务置醴酒,不忘旧日之交情,以及其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的高风亮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鉴赏才华,更通过对帝子与太子师之间深厚情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君子之交的赞美和怀念。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八哀诗(其一)赠司空王公思礼

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

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服事哥舒翰,意无流沙碛。

未甚拔行间,犬戎大充斥。

短小精悍姿,屹然强寇敌。

贯穿百万众,出入由咫尺。

马鞍悬将首,甲外控鸣镝。

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

九曲非外蕃,其王转深壁。

飞兔不近驾,鸷鸟资远击。

晓达兵家流,饱闻春秋癖。

胸襟日沈静,肃肃自有适。

潼关初溃散,万乘犹辟易。

偏裨无所施,元帅见手格。

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梁益。

胡马缠伊洛,中原气甚逆。

肃宗登宝位,塞望势敦迫。

公时徒步至,请罪将厚责。

际会清河公,间道传玉册。

天王拜跪毕,谠议果冰释。

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

屯兵凤皇山,帐殿泾渭辟。

金成贼咽喉,诏镇雄所扼。

禁暴清无双,爽气春淅沥。

巷有从公歌,野多青青麦。

及夫哭庙后,复领太原役。

恐惧禄位高,怅望王土窄。

不得见清时,呜呼就窀穸。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横客。

千秋汾晋间,事与云水白。

昔观文苑传,岂述廉蔺绩。

嗟嗟邓大夫,士卒终倒戟。

形式: 古风

八哀诗(其三)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

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

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

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

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

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

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

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

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

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

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

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

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沈沈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

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八哀诗(其五)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

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

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

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

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

萧萧白杨路,洞彻宝珠惠。

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卫。

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计。

眄睐已皆虚,跋涉曾不泥。

向来映当时,岂独劝后世。

丰屋珊瑚钩,骐驎织成罽。

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分宅脱骖间,感激怀未济。

众归赒给美,摆落多藏秽。

独步四十年,风听九皋唳。

呜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宠嬖。

否臧太常议,面折二张势。

衰俗凛生风,排荡秋旻霁。

忠贞负冤恨,宫阙深旒缀。

放逐早联翩,低垂困炎厉。

日斜鵩鸟入,魂断苍梧帝。

荣枯走不暇,星驾无安税。

几分汉廷竹,夙拥文侯彗。

终悲洛阳狱,事近小臣敝。

祸阶初负谤,易力何深哜。

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末契。

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

论文到崔苏,指尽流水逝。

近伏盈川雄,未甘特进丽。

是非张相国,相扼一危脆。

争名古岂然,键捷歘不闭。

例及吾家诗,旷怀埽氛翳。

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

钟律俨高悬,鲲鲸喷迢遰。

坡陀青州血,芜没汶阳瘗。

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子孙存如线,旧客舟凝滞。

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

郎吟六公篇,忧来豁蒙蔽。

形式: 古风

卜居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未成游碧海,著处觅丹梯。

云障宽江左,春耕破瀼西。

桃红客若至,定似昔人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