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人行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

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

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形式: 古风

翻译

男子汉坚守大义,树立节操不求虚名。
腰间佩挂着华丽的宝剑,高唱着胡人没有德行的歌曲。
不研读战国史书,不翻阅黄石公的兵法。
沉醉在咸阳楼中,梦游到接受投降之城。
更渴望生出翅膀,翱翔进入那无边的天空。
请手持天子赐予的剑,斩下象征敌人的旄头星。
自然胡人无人能敌,即使存在也不会引发战争。
悠闲啊,作为典属国的官员,度过一生牧羊岁月。

注释

徇:坚守,追求。
沽名:追求虚名。
陆离:形容剑光闪烁。
胡无行:胡人无德行的歌曲。
战国书:指战国时期的史书。
黄石经:古代兵法著作《黄石公三略》。
醉卧:沉醉躺卧。
受降城:古代接收敌人投降的地方。
羽翼:比喻飞翔的能力或自由。
旄头星:古人认为旄头星主战事,此处代指敌人。
典属国:古代官职,负责与外国交往。
驱羊:象征平淡无奇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士怀抱大义,立志不图名利的高尚情操。开篇即以"男儿当立志,不须学霸王"之气概括诗人胸襟。"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则是说诗人佩带着象征勇武的宝剑,唱着豪迈的歌曲,在辽阔的大漠中前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表明诗人对流传的兵法、典籍不屑一顾,他有自己的见解和行动准则。"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则是表现诗人的豪放不羁,即使是在沉醉中,他的精神也能飞驰至古战场,体验那份英雄收服四方的壮志。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是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以及对用神兵斩断尘世羁绊的渴望。这里的"天子剑"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和正义。

最后两句"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则是说在这片荒凉而广阔的大漠中,诗人渴望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生活,愿意像牧羊一样平淡地度过一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诗人的豪情逸致与他对自由、正义的追求相结合,展现了一个不受世俗束缚、勇于追寻理想的英雄形象。

收录诗词(31)

聂夷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唐末诗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 字:坦之
  •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871

相关古诗词

哭刘驾博士

出门四顾望,此日何徘徊。

终南旧山色,夫子安在哉。

君诗如门户,夕闭昼还开。

君名如四时,春尽夏复来。

原野多丘陵,累累如高台。

君坟须数尺,谁与夫子偕。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起夜半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游子行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题贾氏林泉

市朝束名利,林泉系清通。

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轻流逗密蓧,直干入宽空。

高吟五君咏,疑对九华峰。

我知种竹心,欲扇清凉风。

我知决泉意,将明济物功。

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

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祗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