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二首(其六)玉女捣衣石

玉女捣仙衣,夜下青松岭。

山深风露寒,月杵遥相应。

灵踪杳可寻,片石秋光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清幽的景象,如同一幅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画面。"玉女捣仙衣"暗示了仙女在月光下忙碌,洗涤和缝制仙人的衣物,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超凡生活的想象。"夜下青松岭"点明了地点,松树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夜晚的松岭更显静谧。

"山深风露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月杵遥相应"描绘了捣衣声与月光的和谐共鸣,给人以空灵之感。"灵踪杳可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神秘仙境的好奇与向往,却又难以触及。

最后,"片石秋光莹"聚焦在一块闪烁着秋日光芒的石头上,可能是玉女捣衣时遗落的,也可能是月光照耀下的自然奇观,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诗意想象,以及对自然与超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嵩山十二首(其五)玉女窗

玉女不可邀,苍崖郁岧直。

石乳滴空窦,仰见泬寥碧。

徙倚难久留,桂树含春色。

形式: 古风

嵩山十二首(其四)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

系马青松阴,蹑屣苍崖路。

惊鸟动林花,空山答人语。

云霞不可揽,直入冥冥雾。

形式: 古风

嵩山十二首(其二)拜马涧

昔闻王子晋,把袂浮丘仙。

金骏于此堕,吹笙不复还。

玉蹄无迹久,涧草但荒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二子

黄河一千年一清,岐山鸣凤不再鸣。

自从苏梅二子死,天地寂默收雷声。

百虫坏户不启蛰,万木逢春不发萌。

岂无百鸟解言语,喧啾终日无人听。

二子精思极搜抉,天地鬼神无遁情。

及其放笔骋豪俊,笔下万物生光荣。

古人谓此觑天巧,命短疑为天公憎。

昔时李杜争横行,麒麟凤凰世所惊。

二物非能致太平,须时太平然后生。

开元天宝物盛极,自此中原疲战争。

英雄白骨化黄土,富贵何止浮云轻。

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

贤愚自古皆共尽,突兀空留后世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