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河一千年一清,岐山鸣凤不再鸣。
自从苏梅二子死,天地寂默收雷声。
百虫坏户不启蛰,万木逢春不发萌。
岂无百鸟解言语,喧啾终日无人听。
二子精思极搜抉,天地鬼神无遁情。
及其放笔骋豪俊,笔下万物生光荣。
古人谓此觑天巧,命短疑为天公憎。
昔时李杜争横行,麒麟凤凰世所惊。
二物非能致太平,须时太平然后生。
开元天宝物盛极,自此中原疲战争。
英雄白骨化黄土,富贵何止浮云轻。
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
贤愚自古皆共尽,突兀空留后世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感二子》,通过对黄河千年一清、岐山凤鸣不再等自然现象的描绘,寓言了苏梅二子(可能指历史上的人物)去世后,世间失去了某种精神力量,使得万物失去了生机。诗人感慨二人精思深邃,才华横溢,他们的作品如同笔下的万物般光彩夺目,被誉为窥探天机的艺术天才。然而,他们的早逝让世人惋惜,仿佛是上天对他们的嫉妒。诗中提到李白和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他们的诗歌曾震撼世人,但并非能带来永久的太平,而是需要社会安定才能繁荣。诗人以唐朝开元、天宝时期的盛世为例,指出英雄辈出的时代结束后,繁华落尽,只剩下文学成就流传后世,成为永恒的光芒。整首诗表达了对杰出人物命运的沉思,以及对文学价值超越时空的赞美。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唧唧复唧唧,夜叹晓未息。
虫声急愈尖,病耳闻若刺。
壮士易为老,良时难再得。
日月相随东,天行自西北。
三者不相谋,万古无穷极。
安知人间世,岁月忽已易。
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学成颇自喜,禄厚愈多责。
挟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
君子贵量能,无轻食人食。
清夜虽云长,白日亦易晚。
循环百刻中,势若丸走坂。
盈亏自相补,得失何足算。
餐霞可延年,饮酒诚自损。
未知辛苦长,孰若适意短。
二者一何偷,百年皆不免。
颜回不著述,后世存愈远。
圣贤非虚名,惟善为可勉。
怀禄不知惭,人虽不吾责。
贫交重意气,握手犹感激。
煌煌腰间金,两鬓飒已白。
有生天地间,寿考非金石。
古人报一饭,君子不苟得。
忧来自悲歌,涕泪下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