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蚀邦人鸣钲救月不约而齐中原旧俗犹有存者感而有作(其一)

风扫沈阴万象开,断云扶月出阳台。

万人拭目看天眼,蟆蚀何曾蚀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时月蚀的景象,诗人家铉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对传统习俗的怀念。首句"风扫沈阴万象开",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散乌云,月亮重新显现的明亮场景,象征着光明驱散黑暗。"断云扶月出阳台"进一步描绘了月亮从云层中挣脱而出,如同从阳台之上缓缓升起的壮观画面。

接着,诗人以"万人拭目看天眼",生动描绘了人们抬头仰望,目光聚焦在天空中的月亮,仿佛在守护这一珍贵的自然奇观。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月蚀迷信的质疑:"蟆蚀何曾蚀得来",意思是说,即使有传说中的蛤蟆能吞食月亮,现实中月蚀并未因此消失,暗示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科学认知的进步。

整首诗寓含哲理,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揭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坚守,以及对理性思考的呼唤。家铉翁的诗才和深沉的情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月蚀邦人鸣钲救月不约而齐中原旧俗犹有存者感而有作(其二)

大化周流不暂停,从来息处见其生。

冰轮万古长如此,本体何曾有晦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风雨归舟图(其二)

前津风色恶,断岸寄孤艇。

输他田舍翁,午酲犹未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迥]韵

市桥月色

今夜鲸川月色明,卧烟虹影正横陈。

市桥得月喧箫鼓,堪羡溪桥觅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纪梦(其一)

何年沧海变桑田,绛阙琼宫尚俨然。

留得瀛州人在境,故应犹有地行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