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霜华夜夜浓,汴水日日减。

行迈唯恐迟,离怀不须黯。

远轻吴江潮,乃见丈夫胆。

君意应洗然,吾方困尘惨。

形式: 古风

翻译

霜花每晚都更加浓厚,汴水每天都在消退。
行走的步伐唯恐太慢,离别的愁绪无需过于黯然。
远方的吴江潮汐不再重要,显现的是男儿的胆识。
你的内心应该已变得清澈,而我却在尘世的困扰中挣扎。

注释

霜华:指霜降时的洁白冰晶。
汴水: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这里指汴京附近的水道。
行迈:行走,出行。
离怀:离别之情,思念之意。
丈夫胆:指有胆识、有担当的男子汉。
洗然:形容心情清爽,如洗涤过一般。
困尘惨:形容在世俗困扰中处境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中的片段。梅尧臣以霜降后河水逐渐冰冻减少为背景,表达了对裴如晦即将远行的关切与激励。"霜华夜夜浓,汴水日日减"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逝和离别的即将到来。诗人告诫裴如晦不必因离别而心情黯淡,强调了男子汉应有的气概:"远轻吴江潮,乃见丈夫胆",意味着裴如晦的胸怀壮志,超越眼前的离愁。

接着,诗人鼓励裴如晦振作精神,洗去心中的阴霾,因为自己正身处尘世困境之中,相比之下,裴如晦的前景更为光明。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朋友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梅尧臣诗歌中常见的深沉而豁达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永叔请赋车螯

素唇紫锦背,浆味压蚶菜。

海客穿海沙,拾贮寒潮退。

王都有美酝,此物实当对。

相去三千里,贵力致以配。

翰林文章宗,炙鲜尤所爱。

旋坼旋沽饮,酒船如落埭。

殊非北人宜,肥羊啖脔块。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以为答

昔闻退之与东野,相与结交贱微时。

孟不改贫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

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

我今与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为。

北都健儿昨日至,扣门乃是所遗诗。

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咏蟠桃枝。

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羡游丝。

班班鸠鸣忽怀念,一扫十幅无閒辞。

洛川花图多品目,斗新争巧始可疑。

读书又忆石夫子,似蚕作茧诚有之。

镇阳归梦北潭北,吟此八章谁谓痴。

最后有文吊尹子,寿夭难问信所悲。

共书大轴许传玩,一日百展曾忘疲。

报君亦欲赍满轴,恐费纸墨令人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

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縢开。

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蜀笺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

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剪裁。

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

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

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

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瑰。

于今已踰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

幅狭不堪作诏命,聊备粗使供鸾台。

鸾台天官或好事,持归秘惜何嫌猜。

君今转遗重增愧,无君笔札无君才。

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扯裂防婴孩。

不忍挥毫徒有思,依依还起子山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永叔赠绢二十匹

凤皇拔羽覆鹑鴳,鹑鴳幸脱僵蒿蓬。

昔公处贫我同困,我无金玉可助公。

公今既贵我尚窘,公有缣帛周我穷。

古来朋侪义亦少,子贡不顾颜渊空。

复闻韩孟最相善,身仆道路哀妻僮。

生前曾未获一饱,徒脱吟响如秋虫。

自惊此赠已过足,外可毕嫁内禦冬。

况无杜甫海图坼,天吴且免在褐躬。

瘦儿两胫不赤冻,病妇十指休补缝。

厨中馁婢喜有望,服鲜弃垢必所蒙。

梁上君子切莫下,吾非陈寔何尔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