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杂咏(其二)秋蓬

繁华难久住,摇落得轻身。

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

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

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蓬的飘零与流转,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句“繁华难久住”,开篇即点出世间万物繁华易逝的主题,暗示了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摇落得轻身”一句,以秋蓬被风吹落、随风飘荡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助。

“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蓬随风起舞、无定所的动态美,同时也隐喻了人在命运面前的被动与随波逐流的状态。风力的强弱决定了它的行进方向,日轮的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引人深思。

“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则通过对比,将秋蓬与纸鸢、马车进行类比,纸鸢虽高飞云外,却仍受线的束缚;马车虽行于尘土之中,却有明确的方向。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也深化了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探讨。

最后,“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悟得循环理,意味着理解了生命的循环往复,认识到一切皆是自然规律的体现;相逢总未真,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往往并非真实的永恒,充满了虚幻与不确定。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无奈与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蓬这一意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又蕴含了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秋杂咏(其三)秋籁

落叶树边屋,树边人独行。

远风一萧瑟,林响自鏦铮。

入耳吾将老,无心鸟不惊。

从来知此意,南郭古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九秋杂咏(其四)秋钟

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

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秋杂咏(其五)秋磬

泗滨一片石,万古知音难。

野老无心击,西风过耳寒。

韵高泉并落,声冷叶先乾。

历历谁相委,蒲团夜正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九秋杂咏(其六)秋藓

霜色满庭莎,青青奈若何。

渐看蜗篆少,唯有鹤行多。

晚步痕添屐,朝眠绿上蓑。

野情閒不厌,车辙莫频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