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

磬管歌大吕,冕裘旅天神。

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

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

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形式: 古风

翻译

用钟磬和管弦奏出宏大乐章,祭祀天地神明的仪式开始。
点燃香烟,打开宫门,祈求五谷丰登,为了百姓的福祉。
飘扬的羽旗像轻轻的雪花,麦田里充满着春天的气息。
吉祥之年即将来临,王者的政策将焕然一新。
三位重要官员的任职,象征国家繁荣,万国期待如云般聚集。
仁德长寿并非遥不可及,众生都沐浴在君王的恩泽之中。

注释

磬管:乐器演奏。
大吕:古代乐律名。
冕裘:祭祀时穿戴的礼服。
旅:祭祀。
天神:天上的神明。
烧萧:焚烧香料。
阊阖:宫门。
祈谷:祈求五谷丰收。
蒸人:指百姓。
羽旗:装饰有羽毛的旗帜。
轻雪:比喻轻盈。
阳春:春天。
昌运:吉祥的好运。
王猷:王者的政策。
新:更新。
三臣:三位重要官员。
就日:任职。
万国:各国。
望如云:众多期待。
仁寿:仁德长寿。
非远:并非遥远。
群生:众生。
钧:均等,引申为恩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大的祭祀天神的景象,通过对仪式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当时隆重的礼仪活动和皇权的威严。

“磬管歌大吕,冕裳旅天神”两句,以乐器的声音开篇,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则写出了祭祀时的火焰与香气,以及对丰收的祈求。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中,“羽旗”指的是装饰有鸟羽的旗帜,它们在轻柔的雪花中飘扬,这是对节令时序的一种描绘。"麦陇含阳春"则隐含着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景。

“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表达了国泰民安、祥瑞之气与君主新的启迪和希望。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中,“三臣”可能指的是朝中的高级官员,他们在太阳(即皇帝)面前表忠心。"万国望如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四方国家仰望君主的景象。

“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最后两句,则强调了皇上的恩泽和民众对皇权的敬畏之情,"仁寿"常指的是皇帝的年号,这里用来表达皇恩长存,而"群生方在钧"则是说万民都处于君主的庇护之下。

整首诗通过对南郊大礼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皇权的强盛和仪式的庄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国运昌隆、天人合一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

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

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形式: 古风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

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形式: 古风

思山居一十首.思乡园老人

常羡荜门翁,所思惟岁稔。

遥知松月曙,尚在山窗寝。

兰气入幽帘,禽言傍孤枕。

晨兴步岩径,更酌寒泉饮。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

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

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

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

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