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茅屋三间净扫除,药炉经卷老僧居。
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僧人生活画面。"茅屋三间净扫除"写出了简朴而整洁的居住环境,"药炉经卷老僧居"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以药炉煮药和研读佛经为主要内容。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转变,"自从一见《楞严》后",表明他对《楞严经》这部佛教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敬仰,以至于"不读人间糟粕书",决定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佛法,摒弃世俗中他认为无益的书籍。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和对佛教智慧的崇尚。
不详
萧然一衲坐绳床,虚室常明海印光。
选罢耳根参鼻观,木鱼风定藕花香。
自笑平生半点痴,观河羞见鬓如丝。
乱杂始识承平乐,少壮何知老大悲。
避世桃源彭泽记,感时天宝杜陵诗。
五湖不少闲田地,一棹烟波信所之。
上人高卧处,不与众山齐。
庭树啼归鸟,岩花献野麛。
泉从檐际落,月到榻前低。
妙悟禅那意,青云自有梯。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
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
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