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十一)春闺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南园地上堆满飘落的柳絮,忽然听得一阵清明时节的急雨骤然而来。急雨过后夕阳斜挂天边,飘落泥中的杏花仍带着芳香。
被雨惊醒的女子容颜显出几分匀和秀美,起身将那枕后的屏山轻掩,窗外已是日暮苍茫的黄昏时分,无聊地靠在门楣上望着那黄昏风景。

注释

南园满地堆轻絮(xù),愁闻一霎(shà)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屏山:如屏之山,指屏风;床头小屏,亦名枕屏、枕障。
无憀:即无聊。
憀:通“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南园满地堆轻絮”一句,通过对南园中纷飞的柳絮堆积成堆的情形,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特征。紧接着,“愁闻一霎清明雨”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诗人似乎在这样的细雨声中感受到了春日的孤寂。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景象。斜阳意味着雨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斜射过来,而杏花的零落不仅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还以其淡雅的香气填充了空气。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则转向室内,一位女子正处于沉睡之中,她的睡颜平静而美丽。枕头上的屏风轻轻地挡住了外界的视线,也象征着对外界喧嚣的一种排斥和隔绝。

最后,“时节欲黄昏,無憀独倚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黄昏时分即将到来,而诗人却无心去关注外界的变化,只是静静地倚靠在门边,享受着这份宁静。

整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了一个温婉、静谧而又略带忧愁的情绪。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将春日的情怀和室内的私密空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十二)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三)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四)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五)

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

春露浥朝花,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

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