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八十六)

有宋躬柔德,台谏执天衡。

与帝争是非,物论时见凭。

念无九苞彩,爪距若苍鹰。

桧冑肉喂之,搏击中所憎。

士气一为夺,千秋犹不胜。

侧耳平津馆,嗫嚅承明廷。咬咬双鸂?,豸角何峥嵘。

窜头复摇尾,宁不愧其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系列中的第八十六首。诗中以“有宋躬柔德,台谏执天衡”开篇,描绘了宋代台谏官在政治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敢于直言,执掌着国家的正义与公正。接着,“与帝争是非,物论时见凭”,表达了台谏官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博弈,以及他们的言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念无九苞彩,爪距若苍鹰”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台谏官比作拥有锐利爪距的苍鹰,暗示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然而,“桧冑肉喂之,搏击中所憎”则揭示了台谏官在权力斗争中的处境,他们可能受到权贵的打压和排挤。

“士气一为夺,千秋犹不胜”强调了台谏官在政治斗争中的牺牲精神,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们的正义之举仍能流传千古。接下来,“侧耳平津馆,嗫嚅承明廷”描绘了台谏官在朝廷内外的活动场景,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中坚守职责,即使在面对压力时也保持沉默与谨慎。

“咬咬双鸂?,豸角何峥嵘”通过形象的描述,进一步赞扬了台谏官的正直与刚毅,他们的立场如同双鸂鶒的尖角般突出,彰显出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窜头复摇尾,宁不愧其名”以动物的行为隐喻,表达了对那些背离自己原则的人的讽刺,强调了坚守正义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台谏官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他们的崇高敬意和对坚守正义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斗争中道德与正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八十七)

艺祖惇友于,淳熙不良弟。

空宫閟丘嫂,阴刃戕二嗣。

奚必柱斧声,然后乃成弑。

普也社稷臣,驱除每先意。

其误不在今,误在书金柜。

何物一老妪,乱经徇所庇。

每读梁孝书,窃贤窦詹事。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八十八)

宣和负与国,复渝海上盟。

一念不胜贪,宇宙遂佳兵。

朱仙十三诏,竟分南北形。

奕世言恢复,聊尔美其名。

开禧大辱国,符离亦无成。

孱然史越王,持重见讥评。

贵寿复世延,毋乃当帝情。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八十九)

伯纪与德远,忠志贯金石。

量隘而才疏,焉能剪强敌。

忠简差练事,其气已萧索。

等彼王与谢,雍容参揆席。

矫首眺大河,苍苍七陵色。

安得刘寄奴,纯心为宗国。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九十)

强敌震四垂,天地为之裂。

铁骑过独松,宋胆悉以夺。

信公仗孤忠,群僚乃乌合。

弱卵压泰山,犹能整其辙。

天运久已去,人事那得说。

掩卷惜公才,世儒但称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