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邠

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

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畏陵坡。

羡君同甲心方壮,笑我无聊鬓已皤。

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我南下打算参加农耕考试,刚刚开辟的小路充满乐趣。
没想到晚年还要奔波于都市,如同疲惫的马匹畏惧山陵的坡道。
羡慕你正值壮年心志高昂,笑我却因无所事事头发已白。
何时能再到西湖寻找旧时的赏心乐事,那时只有淡淡的烟雨和渔翁的蓑衣。

注释

南迁:向南方迁移。
力田科:农耕考试,古代选拔贤能的一种方式。
残年:晚年,老年。
朝市:都市,指朝廷或市场。
陵坡:形容山陵的坡道,比喻仕途的艰难。
同甲:同年出生的人。
心方壮:心志旺盛,形容人精力充沛。
无聊:无所事事,感到空虚。
鬓已皤:头发已经斑白,形容年纪大。
西湖:中国著名的湖泊,这里代指美好的回忆。
旧赏:过去的美好时光。
淡烟疏雨:形容景色清淡,细雨蒙蒙。
渔蓑:渔夫的蓑衣,象征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自我生活状态的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南迁欲举力田科"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重返田间劳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和决心,这里的“田科”指的是耕田的辛勤劳动。

接下来的"三径初成乐事多"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中的满足与快乐,"三径"可能是指家宅周围的小路,"初成"表明这些小路刚刚被修整好,给人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

然而,诗人的情感很快转为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岂意残年踏朝市"表达了诗人在晚年的无奈,"有如疲马畏陵坡"则将自己比喻成精力耗尽、恐惧山坡的小马,形象地展现出诗人的心境。

下一句"羡君同甲心方壮,笑我无聊鬓已皤"中,“羡君”表达了对友人年轻有为的羡慕,而“笑我无聊鬓已皤”则是自嘲,诗人感受到自己已经老去,无所事事。

最后两句"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某一天能够重返西湖,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然美景的期待。这里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而“淡烟疏雨暗渔蓑”则描绘了一种朦胧、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胡完夫

青衫别泪尚斓斑,十载江湖困抱关。

老去上书还北阙,朝来拄笏看西山。

相从杯酒形骸外,笑说平生醉梦间。

万事会须咨伯始,白头容我占清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钱穆父

老入明光踏旧班,染须那复唱阳关。

故人飞上金銮殿,迁客来从饭颗山。

大笔推君西汉手,一言置我二刘间。

便须置酒呼同舍,看赐飞龙出帝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云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

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

竹簟凉风眠昼永,玉堂制草落人间。

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

诏语春温昨夜班,屋头鸣鴃便关关。

游仙梦觉月临幌,贺雨诗成云满山。

怜我白头来仗下,看君黄气发眉间。

凤池故事同机务,火急开樽及尚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