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曲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微]韵

翻译

帝子不再回苍梧,洞庭湖畔树叶飘零荆云翻飞。
夜晚巴人唱起竹枝词,心碎在清晨猿猴啼声渐稀。

注释

帝子:指传说中的舜帝之女娥皇和女英,她们因舜南巡而死于湘水,象征着悲剧。
苍梧: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舜帝的故乡。
洞庭:湖名,位于湖南,与娥皇女英的传说有关。
荆云:荆楚之地的云彩,可能寓指哀愁或离别的情绪。
巴人:古代巴蜀地区的人。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晓猿:清晨的猿猴叫声,常用来表达哀伤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感慨。首句"帝子苍梧不复归"中,“帝子”指的是贵族或皇室后代,“苍梧”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名,整句话传递出一种失落和无望的感觉,仿佛在说某种辉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接着“洞庭叶下荆云飞”,这里的"洞庭"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叶下"表明季节可能是秋天,树叶即将落下,而"荆云"则是一种野性十足的云彩,它不受约束,与"帝子"形成对比,既有自由自在之感,又带有一丝无拘无束的孤独。

第三句“巴人夜唱竹枝后”中,“巴人”指的是居住在长江上游一带的人们,这里的“夜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竹枝"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乐器,也有可能是诗歌中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悠扬的音乐之声。

最后一句“肠断晓猿声渐稀”,其中“肠断”形容心情的难过和哀伤,而“晓猿”则是早晨时分,林间猿猴的叫声。“声渐稀”表明声音逐渐减弱,给人一种时间流逝、音符消散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音乐之声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让人感到心痛,仿佛时间的流逝带走了一段珍贵的记忆。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听刘安唱歌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听角思归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破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芙蓉榭

风摆莲衣乾,月背鸟巢寒。

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和知章诗

钑镂银盘盛炒虾,镜湖莼菜乱如麻。

汉儿女嫁吴儿妇,吴儿尽是汉儿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