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赭白西北来,本是天马种。

朝秦暮至吴,嵩华如历冢。

伯乐曾未逢,垂头牧青陇。

今朝顾我鸣,振鬣耳耸耸。

声生秋风悲,已丧荆轲勇。

谁牵驾鸾车,高蹑云雾拥。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翻译

赤褐色的天马从西北而来
它曾在秦吴间频繁迁移,如同翻越山陵
从未遇见识才的伯乐,默默在青色的原野上低首
今日它忽然向我鸣叫,鬃毛飞扬,耳朵直立
它的叫声充满秋风的悲凉,失去了往日荆轲般的英勇
谁能驾驭它登上凤车,凌云而上

注释

赭白:赤褐色。
天马:古代传说中的神马。
历冢:像翻过一座座坟墓,形容频繁迁移。
伯乐:古代善于相马的人。
垂头:低头,形容默默无闻。
青陇:青色的原野。
顾我:回头看我。
振鬣:摇动鬃毛。
荆轲勇:比喻曾经的英勇。
驾鸾车:驾驭装饰华丽的马车。
云雾拥:云雾缭绕,形容高升入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来自西北的骏马,它原本是天马的后代,历经朝秦暮吴的迁移,仿佛走过无数陵墓般的沧桑。诗人梅尧臣以伯乐自比,感叹这匹马尚未遇到识才之人,如今默默无闻地在青陇牧放,垂头丧气。然而,当它今日看到诗人时,突然发出鸣叫,昂首振鬣,显示出不凡的神采。马的嘶鸣中透出秋风的凄凉,似乎失去了往日荆轲般的英勇。诗人想象着有朝一日,谁能牵引这匹马登上鸾车,翱翔于云雾之间,显现出对马才的期待和对仕途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性强,借马的命运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人雪意

冻云低垂野,远树昏未分。

朝来庭竹上,摵摵霰已闻。

扣门有兵吏,嘉命传相君。

趋閤展熊席,卷幔飘炉熏。

桂浆贮榼美,马乳荐实蕡。

宾属两三人,从容奉评文。

远稽先儒言,风赋可以群。

密置笔与砚,唯待雪雰雰。

雪既不可待,日暮人半醺。

明朝获方楮,健思欲凌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和人喜雨

仲冬至仲春,阴隔久不雨。

耕农将失时,萌颖未出土。

帝心实焦劳,日夜不安处。

祷祠烦骏奔,肸飨杳无补。

帝时降金舆,遍款灵真宇。

百姓知帝勤,变愁为鼓舞。

和气能致祥,是日云蔽午。

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

已见尧为君,安问谁为辅。

形式: 古风

和中道伏日次韵

伏日每苦热,古来亡事侵。

尝闻东方朔,割肉趋庭阴。

百职当早罢,将畏赫日临。

我无归遗人,怀念空沾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中道雨中见寄

雨淫上复落,云暗不少开。

泥将没马胫,思子日几回。

我既不可往,子亦不可来。

屋漏又苦甚,巾舄生莓苔。

安肯问农亩,唯忧无酒材。

但能置醇酎,莫负吾樽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