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桃源若远近,渔子棹轻舟。
川路行难尽,人家到渐幽。
山禽拂席起,溪水入庭流。
君是何年隐,如今成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隐士生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外桃源式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桃源若远近”一句,既是对《桃花源记》中桃源仙境的引用,也是对理想之地距离现实的隐喻。接下来的“渔子棹轻舟”,则描绘了一位渔人驾着轻巧的小船在水面上缓慢前行的情景,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
“川路行难尽”表明这条通往桃源之路并非易走,而是需要耐心和毅力去探寻的。紧接着,“人家到渐幽”,则说明随着向桃源深处前进,人烟变得越来越稀少,环境愈发幽静。
“山禽拂席起”和“溪水入庭流”,更是增添了一份自然与人居共生的和谐美感。这里的“山禽”指的是山林中的鸟类,它们在树木间自由穿梭,似乎都被这宁静的环境所吸引;而“溪水入庭流”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溪水如同生命之源,滋润着庭院内的一切。
最后,“君是何年隐,如今成白头”,诗人询问隐士是在哪一年隐居的,而现在却已成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这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反映出隐士对于世俗生活的彻底放弃,以及他对这种平静生活方式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美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不详
日入溪水静,寻真此亦难。
乃知沧洲人,道成仍钓竿。
漾楫乘微月,振衣生早寒。
纷吾成独往,自速耽考槃。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旷然心无涯,谁问容膝安。
万物返常性,惟道贵自然。
先生容其微,隐几为列仙。
鍊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
将知逍遥久,得道无岁年。
眠涧花自落,步林鸟不飞。
溪谷何萧条,日入人独行。
落日下平楚,孤烟生洞庭。
日惟上巳,时亨有巢。中尊引桂,芳筵籍茅。
书僮橐笔,膳夫行炰。烟霏万雉,花明四郊。
沼蘋白带,山花紫苞。同人聚饮,千载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