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四六)

我见出家人,不入出家学。

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

澄澄孤玄妙,如如无倚托。

三界任纵横,四生不可泊。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见到出家人,却不加入他们的修行行列。
要了解真正的出家人,关键在于内心清净,不受任何束缚。
那深远而孤独的真理,奥妙无比,无所依靠。
在三界中自由自在,不受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局限。
无为之人,没有纷扰之事,逍遥自在,实为真正的快乐。

注释

出家人:指佛教中的修行者,已经剃度并遵循戒律的人。
入:加入,此处指加入修行行列。
心净:心灵纯净,没有世俗杂念。
绳索:比喻束缚或牵绊。
孤玄妙:深奥而独立的真理。
如如:形容事物的真实状态,无挂碍。
三界:佛教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代表世间万物。
四生:佛教中生命的四种类型。
无为:顺应自然,不做人为努力。
无事人:指心境平和,无烦忧的人。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出家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净化的主题。开篇“我见出家人,不入出家学”可能是说有些人虽然选择了出家的生活,但并没有真正领悟出家的意义。而“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则强调了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就必须让自己的内心纯净,没有任何世俗的牵绊。

接着,“澄澄孤玄妙,如如无倚托”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清净无为的心境。这种状态是非常玄妙和深远的,既不依赖于外界也不追求什么。

“三界任纵横,四生不可泊”则表达了对轮回世界的看破与对生命流转的无常感受。诗人认为在这不断变化的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恒久不变的,所以我们不能在某一处停留。

最后,“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展现了一个达观的人生态度。这位出家人通过放下世间的贪恋和欲望,达到了一种无为而治、无事忙生的境界,从而获得了真正的快乐。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七)

昨到云霞观,忽见仙尊士。

星冠月帔横,尽云居山水。

馀问神仙术,云道若为比。

谓言灵无上,妙药心神秘。

守死待鹤来,皆道乘鱼去。

余乃返穷之,推寻勿道理。

但看箭射空,须臾还坠地。

饶你得仙人,恰似守尸鬼。

心月自精明,万象何能比。

欲知仙丹术,身内元神是。

莫学黄巾公,握愚自守拟。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八)

余家有一宅,其宅无正主。

地生一寸草,水垂一滴露。

火烧六个贼,风吹黑云雨。

子细寻本人,布裹真珠尔。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九)

传语诸公子,听说石齐奴。

僮仆八百人,水碓三十区。

舍下养鱼鸟,楼上吹笙竽。

伸头临白刃,痴心为绿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五○)

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

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

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

奈何当奈何,托体归山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