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备图景。"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两句通过对边境马匹嘶叫声和狂野的边风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杀的气氛,表现了边疆军队严峻的防守状态。"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感,通过弓箭的力量和鼓声的震撼,展现出士兵们准备战斗的情景。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一句,诗人借助自然环境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紧张。月光下的寒气和天空中形成的阴云,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风暴。
最后两句"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则直接指向将领在观察天象变化,选择最佳时机发起攻击。这不仅展示了将军的英明决策,也让整个战场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边境战争前夕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功力。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邺下杀才子,苍茫冤气凝。
枯杨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马鬣今无所,龙门昔共登。
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
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
雁鹜群犹下,蛙螟衣已生。
竹丛身后长,台势雨来倾。
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
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