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三)题爱吟稿思有所和

爱吟当日有尧夫,遗韵流风起后儒。

安乐窝中如是尔,风尘道上亦然乎。

蜀山立马云开锦,辽水垂钩月映芦。

相望天涯唯赠答,阳春此和岂能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慈国璋所作,名为《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三)题爱吟稿思有所和》。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思考。

首联“爱吟当日有尧夫,遗韵流风起后儒。”以“尧夫”为典故,赞美了古代文人通过诗歌创作,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激发了后来学者的灵感与追求,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颔联“安乐窝中如是尔,风尘道上亦然乎。”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文人在宁静环境中创作的场景,另一方面则设想在纷扰的尘世中,是否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创作的热情,表达了对文人精神境界的深思。

颈联“蜀山立马云开锦,辽水垂钩月映芦。”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意境。蜀山之云开锦喻指文人的才华如同锦绣般绚烂,辽水垂钩月映芦则象征着在宁静的环境中,文人能够捕捉到生活的美好瞬间,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视角。

尾联“相望天涯唯赠答,阳春此和岂能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即使身处天涯海角,也能够通过诗歌相互赠答,共同欣赏和创造美好的文化艺术。最后一句“阳春此和岂能无”,既是对友人作品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创作的一种期许,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文人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宁静、坚持艺术创作的思考。

收录诗词(21)

慈国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四)跋诗稿后

律叶宫商美,思深楮墨豪。

更饶弹古调,相对忆风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五)闻署篆遂宁

待徵黄相晋城间,膏雨倏移到石山。

回首棠开花作县,行将油卜凤巢关。

鸣琴韵雅应重理,问俗诗新未可删。

万里故人时拭目,德声定载雁鱼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六)来书以戊子入闱分校为最得意事并示闱卷

子岁风檐奏郢斤,星周一纪此衡文。

峨眉擅秀笋班出,锦水探奇珊网分。

不负初心君自信,最为得意我同欣。

门墙桃李秾华发,染向溪笺墨尚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七)来札嘱家有藏书许借观且代为收贮无徒饱蠹鱼意甚高矣然亦何遽少什袭耶愿仍留百城为将来骥子之资且上慰老伯倚望万里之外不时把观常如君环左右也因申谢之

爱我惟君少俗衷,百城权寄速邮筒。

知怜枥骥思千里,更惜蟫鱼饱一空。

阶树参云真乐趣,琅函插架旧家风。

倚闾望罢犹披览,万卷应留慰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